迄今為止已投資項目15個 八項政策措施帶來新機遇
我市將推動有條件企業創業非洲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于5日在北京閉幕,中非將建立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在峰會上,我國提出了八項政策措施促進中非合作,開辟了
中非合作的新前景。這為青島與非洲開展經貿往來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八項措施帶來機遇
中贊(贊比亞)合資的穆隆古希紡織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市投資非洲規模比較大的項目,其前身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在非洲南部的援助項目。1997年,我國政府決定由青島紡織總公司代表中方參與企業管理。
經過多年努力,穆隆古希紡織有限公司逐步從一個單一生產紡織印染產品的企業,發展壯大為一個集棉油加工、服裝、毛毯制造、房地產開發等聯盟企業為一體的現代工業園區。
青島中坦(坦桑尼亞)貿易有限公司是我市另外一個在非洲取得成功的企業。該企業于1997年在坦桑尼亞投資22.5萬美元設立了青島工業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純凈水制作、銷售和向坦贊鐵路提供鐵路物資等業務。目前,該公司已發展成為坦贊鐵路最大的供貨商之一,并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非洲是一個民風淳樸、資源豐富的地區,是一塊有待于開發的處女地,最適合中國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投資發展,投入少,產出大,現在正是中國企業開拓非洲的有利時機。
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非洲是我市重要的經貿往來對象,是我市重要的投資目的地,是我市外貿的重要市場。根據市外經貿局統計,迄今為止,我市已在非洲大陸投資了15個項目,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今年前9個月,全市出口非洲市場4.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6.7%;從非洲進口3.46億美元,同比增長53.4%。
“此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我國提出的八項措施為青島進一步密切與非洲的經貿往來提供了良好機遇。”市外經貿局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八項措施,中國政府重視推動擴大對非投資,決定支持中國有關銀行設立中非發展基金,總額逐步達到50億美元;鼓勵和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辦有利于提高非洲國家技術水平、增加就業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同時,中國愿在今后三年內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在有條件的非洲國家建立3~5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
在貿易方面,雙方表示繼續致力于為中非貿易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促使中非貿易向平衡方向發展。中方承諾進一步向非洲國家開放市場,將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商品由190個稅目擴大到440多個稅目,并盡快與有關國家進行磋商,早日簽署協議并付諸實施。
要有膽有識走出去
“實施‘走出去’戰略,這是加快我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我市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的客觀要求。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的背景下,我市將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到非洲去發展。”市外經貿局有關人士說。
穆隆古希紡織有限公司和青島中坦貿易有限公司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為我市有志于投資非洲的企業提出了建議。穆隆古希紡織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融入當地、加強交流與溝通是搞好合資項目的基本保證。
青島中坦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熟悉當地的投資環境、投資政策,掌握投資國的法律法規和人文風俗習慣,是境外投資的前提條件。同時,投資選項、選址也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此外,雙方都指出,中方管理人員選擇也將直接影響境外投資項目的成敗。
“當然,創業非洲也會遇到一定的風險,我們倡導有意創業非洲尋求發展的企業,應持有‘敢于走出去、慎重走出去’的態度,更新觀念、拿出勇氣‘走出去’。”穆隆古希紡織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這樣說。(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