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協炮轟“霸王退票費”
法伊莎
鐵路、公路、民航收取退票費已被詬病多年。9月29日,甘肅省消協公開致函國家民航總局、蘭州鐵路局、甘肅省公路運輸管理局,再次向“霸王條款”開炮。
8月10日,甘肅省消協
就炮轟退票費的合理性,未收任何回復。本次消協要求三大運輸部門在10天內做出書面答復。但截至10月17日,只有蘭州鐵路局派人給予口頭答復:我們只是在執行鐵道部指示,無法采納意見。
與財大氣粗的鐵路部門對抗,這在被定性為“社會團體”消協歷史上實屬罕見。甘肅省消協秘書長劉興斌說:“我們可能是全國首家。”
觀察近幾年發生的退票事件,劉興斌稱:“鐵老大”是重災區——無論淡季還是旺季, 20%的退票費都被嚴格執行,卻忽略了“可以再次出售的退票不應收退票費”的規定。曾有一位律師依據此規定告北京鐵路局,但毫無懸念地敗訴了。尤其在春運期間,票價越高退票費越多,讓一些旅客——尤其是民工——寧可承擔被當票販子的嫌疑,也不愿去退票處。
相比之下,民航“不同時段不同標準”的退票規定靈活許多,但消費者還是認為退票費高。另一個陷阱是機票折扣越低,退票費越高。
劉興斌介紹,退票費存在三大問題:強制收取,違背平等協商的原則;退票費太高,剝奪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唯利是圖,缺少人性化。甘肅省消協對退票費原則的建議是“可售退票不應收退票費”,退票應相當于客運部門的實際損失。
本報于今年8月24日曾推出“退票費標準制定是否合理”的調查,95.52%的網友認為絕對不合理。但消費者對退票費的態度卻是無奈地“默許”,甘肅省消協投訴部一位工作人員只接到過兩例投訴。
所以,消協的“出頭”贏得了公眾的尊重。但由于消協只是工商、技術監督、物價、衛生等部門和消費者代表組成的社會團體,沒有行政執法權,劉興斌對本次“建議函”能獲得的結果并不樂觀,“民航總局管理很多航空公司,而公司各有家規,預計難度比較大;鐵道部不通知的話也很難辦;公路的問題不太大。”
雖然消協還難以撼動壟斷部門的霸王地位,但劉興斌有信心,“只要本著對社會和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通過與新聞媒體積極配合制造輿論壓力,今天不回復明天繼續點評,不能讓壟斷行業對消協置之不理。”還有評論認為,此舉與六中全會提出的“公平”概念相符,尤其是中央高層指出,目前在中國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團”阻礙改革進行,其中就包括交通運輸部門。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