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一市民改名未果 想改“徐愛武”為“徐愛5”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張衛華 通訊員黃松
報道:黃石一市民欲改名,并為此奔波了6年。派出所告知,該名需通過公證才能辦理。近日,公證部門答復:不予公證。
現年38歲的徐愛武是黃石港某社區居民,在一家
汽車公司工作。幾年來,他一直有個心愿,希望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徐愛5”。6年間,他多次到派出所詢問,但民警告知:全國還沒有這種改名先例,改起來有些困難。
但徐愛武并沒有放棄,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徐愛5”。慢慢地,他周圍的一些朋友都接受了這個怪異的名字。
盡管獲得小眾圈子認可,但“徐愛5”畢竟沒有經過“法定”,多少給他帶來一些麻煩。比如簽名的時候,或者雙方有賬務往來時,用“非法”名字會帶來諸多麻煩。于是他決心要經過法定程序把名字改成“徐愛5”。
8月初,他再次來到當地派出所,提交了一份改名申請。
當地派出所接到徐的申請后告知,成年人改名前應先登報聲明,還要通過公證機關的公證,屆時他帶著改名聲明、公證書、戶口本及身份證,派出所才能為其辦理相關改名手續。
于是,徐于8月10日在報紙上登了一份改名啟事。隨后他拿著這份報紙來到黃石港區公證處,遞交了改名公證申請書。
8月下旬,公證處人員答復:這樣的改名公證從來沒做過,何況把名字改成阿拉伯數字“5”,不符合中國傳統習俗。為謹慎起見,該處決定經過內部討論,并向上級公證機關匯報后,再做決定。
黃石港區公證處公證員小葉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公證原則有一條叫“公序良俗”,意即要符合社會傳統習慣和文化習俗。徐愛武提出的公證要求違背了這條公證原則,因此他們不予支持。同時,國家推廣漢語言文字規范化,作為中國人,姓名應漢化。
近日,黃石港區公證處轉告徐愛武,省公證處對其改名“徐愛5”的公證要求,不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