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個建設 圍繞兩大主題
市南區加強中心城區民族工作
近年來,市南區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兩大主題,就做好中心城區民族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加強“四個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05年,該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榮譽稱號。
開展以區域管理為特點的民族工作網絡建設。針對市南區少數民族居住分散、成分復雜、流動性強、管理難度大等特點,近年,市南區嘗試把民族工作重點向社區延伸。在健全和完善區級民族工作領導協調機構的同時,各街道都相應建立了基層民族工作機構,把民族工作納入了社區建設的總體目標,,健全了制度,落實了責任,明確了任務,區、街、居三級民族工作網絡日趨完善。市南區還在各街道辦事處建立了社區電子政務網絡管理系統,將全區民族工作的數據、信息以及少數民族人士的個人資料輸入微機實行動態跟蹤服務,為民族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實行區街兩級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建設。成立了由區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的區民族工作應急事件防處領導小組,各街道也相繼成立了工作機構。分別制定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處理突發事件的責任人和聯絡人,配備了專用電話和專用車輛,從而確保了信息暢通,行動迅速。
進行以少數民族為重點的服務機制建設。根據少數民族群眾大多生活在社區的實際,該區把少數民族列入社區服務的重點對象,加大政策性服務和貼近服務力度,在社會低保、司法調解、勞動就業、衛生保健、養老托幼、幫困助學、扶弱助殘等方面為他們提供全方位服務。各街道、社區建立了少數民族特困家庭臺帳,實施街道黨員干部幫困結對。另外,通過在區政府網站設立統戰工作網頁,在區政務大廳把民族工作部門的職能、各項辦事程序進行公示,在各街道便民服務大廳設置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規服務臺等方式,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政策法規咨詢、辦理學生加分、清真食品網點審理及確認民族成份等事宜提供方便。近年來,該區民族工作部門為少數民族學生辦理升學加分手續560人次;審理清真食品執業手續20件(次);接待少數民族群眾咨詢電話1600余人次;用于走訪慰問少數民族困難家庭的救濟金達7萬元;協調解決民族企業矛盾16起;查處違規清真網點飯店20余起,有效維護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實際利益。
完善民族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制度建設。近年來,市南區把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理論、國家法律法規納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導干部學法日、機關干部每月一講和區委黨校各主題班次培訓學習等活動,同時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對小學生的教育之中。在青島天山小學開展了“知我中華、愛我中華”民族特色教育試點,通過看圖片、跳民族舞、唱民族知識兒歌等少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把民族教育融入教學之中,受到學生家長和少數民族群眾的喜愛,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該區在全區31所小學中推廣了天山小學民族知識特色教育經驗,其中有不少學校還把民族節日常識、民族武術體能訓練以及中草藥常識也納入了民族特色教育,使該項教育遍地開花,使孩子們從小就打牢了56個民族是一家的思想根基。另外,該區還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社區居民教育活動。以每年一度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為契機,開展民族政策法規、民族文化體育、民族風俗知識系列的團結進步活動。組成專門宣講小組,進廣場、到街道、入社區進行巡回宣講,宣傳“三個離不開”和“四個維護”等民族團結進步思想,使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郭長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