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海關的配合下,中方緝私干警發現,陳氏兄弟在越南大約1000平方米左右的倉庫里囤積了大量的汽車,讓緝私人員吃驚的
是,那里所有汽車進入越南的手續竟然都是完全合法的。
9月17日凌晨,在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一舉抓獲了“8.31”專案陳氏團伙犯罪嫌疑人13人,通過搜查犯罪嫌疑人住所和窩點,發現了大量假軍警牌照,公章。圖片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
今年國家調整了汽車消費稅之后,排氣量3.0升以上車型的消費稅提高了5%至12%,排氣量越大,稅率增長也越高,例如,3.0升進口奧迪A8價格要比此前上漲14至15萬元,4.2L進口奧迪A8價格上漲19萬元,稅率上升,車價上漲,這也刺激了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大肆走私高檔二手汽車。
為此,廣東海關展開了打擊走私進口汽車及切割件走私的專項行動,僅兩個月就在海上繳獲走私汽車及切割件169臺,而今年頭四個月他們共查獲走私進口汽車及切割件案件16宗,繳獲切割車578臺,查獲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5倍。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廣東海關破獲的一起特大汽車走私案。看看走私分子如何暗渡陳倉,曲折迂回地把高檔汽車走私入境的。
在九江,記者看到當年生意興隆的汽配城很多商家都大門緊閉,但敏感海關緝私干警已經嗅到背后的不尋常。
廣州海關的緝私干警告訴記者,最近一、兩年來,隨著國內對汽車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原來沉寂走私團伙和新興的走私分子,受利益驅動又開始有所動作,通過手機互聯網上傳播走私車信息越來越多,海關也一直在調查,但是苦于走私團伙十分隱蔽,沒有線索。
小團伙隱藏著的背后
2005年,南海警方收到線報,一起走私車的交易將在九江進行,5月30日,警方迅速出擊,將正在交易的兩名嫌疑人抓獲。
廣州海關緝私局南海分局副局長廖朝明:“查到5臺沒有合法來源的車輛,當時還扣了兩個人,后來南海地方公安就把案件移交給我們。”
被抓獲的嫌疑人趙瑜、張防震的被查扣的走私轎車,3輛是沃爾沃,一輛寶馬,一輛豐田佳美,全部是豪華車型,根據經驗,一般小規模的走私團伙不可能有這么高檔的貨源,這個案件的背后是否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走私團伙?
海關總署緝私局副局長:“實際上通過這幾年打擊有些走私的大佬,還沒有被我們破獲抓獲,他們的根據地還在。”
經過連夜審訊,犯罪嫌疑人終于交代,這些車都來自廣西,幕后老板是幾個姓陳的人,而在警方的視線中,這幾個人從未出現過。
“調查的初期,陳氏團伙實際上我們是沒有印象的,也沒有進入我們的視線。”
陳氏團伙在此之前并未在海關緝私局的視線之內,但犯罪嫌疑人卻供述,陳氏兄弟,走私的車量遠遠不止被查獲的這些,而且從事走私活動多年,那么團伙成員都是何許人也,他們通過什么方式走私汽車入境,為什么能多次逃避海關的監控和打擊呢?
廣州海關緝私局副局長張旭光:“早期我們始終摸不清他們走私的渠道來源,所以當我們開始掌握一些線索以后,就開始了經營。”
為掌握這個神秘團伙的情況,海關情報人員迅速前往南海九江收集情報。
經過多次調查,終于發現南海九江隱藏著一個規模很大的走私團伙,為首的正是陳乃強、陳乃智兩兄弟。
廣州海關緝私局副局長:“原來想打掉一個小團伙,或者個別的案件,后來發現它是一個很龐大的團伙,為了一網打盡,我們采取了長期經營的策略。”
由于陳氏兄弟行蹤詭秘,警方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通過多次暗訪,警方發現陳氏兄弟在九江有個地下檔口,而照片中這兩個人就是負責接收走私車的馬仔。
“因為生意做大了,所以他就在九江設了一個公司,但這個公司沒有掛牌,有時候在門口擺一兩臺車在那里。”
通過跟蹤陳氏兄弟的馬仔,情報人員發現他們經常到一些酒店的停車場去接走私汽車,九江“輝利大酒店”停車場;“利景酒店”停車場;“太和莊”停車場都是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
“像酒店門口,修理廠門前,很多時候到了晚上就有一些非法的交易,這個地下車場有車輛的來源。”
順藤摸瓜,情報人員發現陳氏兄弟在九江所接的這些走私車,都是從廣西一個叫東興的地方開過來的,從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廣西的東興與越南芒街僅有一河之隔,在東興,我們能很清楚看到對岸越南的人和建筑物,北侖河上兩地邊民的小貨船來往穿梭,那么,這些走私汽車是否是從越南偷運過來的呢?
“河面比較窄的地方才幾十米,一個是地理位置來說,進入中國走私比較方便。”
走私也專業?
海關緝私部門從查獲的情報判斷,陳氏團伙的走私車來自廣西,并且極有可能是從越南走私入境的,但是同時從深圳出入境口岸傳來的資料又顯示,陳氏兄弟頻繁往來內地與香港,而他們的活動區域主要在香港,香港和越南是兩條不同的線路,那么,他們的走私車怎么會出現在越南呢?是海關的情報出了錯,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雖然所有的信息都指向越南,但根據查獲車輛的資料來看,這些走私車并不是越南本地的汽車,那么陳氏兄弟在越南都從事著什么樣的地下交易呢?
海關總署:“越南從這個案件看,它是走私汽車的源頭地。”
在越南海關的配合下,中方緝私干警發現,原來陳氏兄弟在越南有一個倉庫,囤積了大量的汽車,掛靠在一個汽車修理廠的名下,這個廠差不多1000平方米左右,跟一般的修理廠沒什么兩樣,通過調查,專案組發現這個修理廠其實是陳氏集團在越南辦的廠,更讓緝私人員吃驚的是,所有汽車進入越南的手續竟然都是完全合法的。
海關總署:“越南一些貿易政策在他們國家的法律里頭它不禁止,汽車可以在保稅倉庫進行囤積,再對汽車進行修整,這在當地應該是合法的。”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原來陳氏團伙以車輛維修的名義把各種車輛從國外進口到越南,囤積起來,并飼機走私入境,那么這些車從哪里運到越南的呢?
南海分局:“犯罪嫌疑人口供這里找答案沒找到,我們回過頭把取證方向追朔到車輛源頭越南。”
由于這些車輛是通過報關進入越南,單證齊全,在越南海關的配合下,警方從這些報關單中發現了這些走私車的來源地。
“這個車輛主要是兩個來源,一個是從美國直接運到越南,從越南通過走私分子運到中國,另一條渠道就是從香港,從香港進入越南,然后從越南進入中國,應該是兩條渠道。”
當海關緝私警察從報關單上看到香港這兩個字的時候,他們心里的很多疑團找到了答案,為什么陳氏兄弟頻頻在香港活動?為什么走私車會出現在越南和廣西?以前那些看似零散的信息,現在終于理出了頭緒,所有的線索最終都指向了香港。
在香港海關的協助下,廣州海關緝私局情報處的情報人員發現,在香港元朗“錦田”一帶,分布有十幾家
“車行”,這些車行里的汽車都堆積如山,而他們與南海九江的走私團伙都有生意往來。
“大部分車行都知道有個陳乃智,我們問過很多車行,他們都知道有個陳乃智。”
調查發現,陳氏走私團伙中的陳乃智,主要任務就是從國外保險公司或修理廠低價購入一些高檔車,并把車運到香港,而買車的人可以在國內訂貨或者直接去香港車行看貨,一旦看中,陳氏兄弟就可以把車送上門。
新聞調查暗訪:
“今晚發貨明天能收到嗎?”
“最快明天就可以,一般預備出十天都能送到。”
為了躲避警方的注意,陳氏兄弟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走私網絡,他們往往把這些走私汽車從香港以維修的名義發貨到越南。
“整個過程他又是披上一個合法的外衣,你比如他從香港組織車源以后,他采取報關出口的形式,報關出口到越南,進口越南的時候他也是報關,因為他有這個加工合同,在越南經過簡單的加工維修以后,再通過走私的形式進入中國大陸。”
在越南經過維修翻新之后,走私人員開始為進入內地做一系列準備。
“從這個案件看,車輛走私從越南已經開始套了牌進來了,已經套牌了。”
不僅僅掛上國內的牌照,打開走私車的發動機蓋,這些車發動機號,車架號,都有打磨過的痕跡。
“還有一個,有人專門做假牌,專門對發動機號碼鑿琢,改號碼,假牌,假的行駛證,假的年審章,可以說是很全,各個環節的手續他都有。”
陳氏走私集團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合適的時機,從芒街通過北侖河越境偷運到河對岸的廣西東興。
“一條船它不大,一次容納兩臺小車,船上專門設計了一些工具。”
一輛鐵皮小船,可以放置兩輛走私汽車,走私分子為方便裝卸車輛,焊接了架梯,把幾塊一批起來,就成為一條供汽車上下船的通道,從船上卸下來一輛車也就10分鐘。
“有專門的人負責把這些車發往全國各地,有一幫飛車手。”
走私車在廣西上岸之后,會交給專門雇傭的飛車手,由這些車手把車開到廣東九江的各個接頭地點,再由陳氏兄弟的馬仔接貨,轉交給國內各地的客戶,收取車款。
“你一看中這個車,無論是在香港看的車還是在九江看的車,馬上他可以交給這個人手里,你就可以在家等著他來交給你,很專業一個,同時也看到他是一個網絡很齊全的,各個環節他都有專門負責,在全國形成一個網。”
走私網終逃不過法網
掌握了陳氏走私團伙在香港和越南的線索,緝私部門順藤摸瓜,很快就拼出了他們在內地的完整路線圖,走私車在廣西入境后,通過高速公路,從湛江進入廣東,然后經過茂名、陽江等地,一路開到南海九江,然后再倒賣到購車人手里,全面查清了案情之后,海關緝私部門開始準備收網,將走私團伙一網打盡。
就在案件獲得重大進展,而警方也準備收網抓捕的時候,陳氏兄弟似乎有所察覺,他們讓馬仔銷毀了大量的走私紀錄,試圖毀掉罪證。
“在我們監控過程中我們就發現他們有的團伙成員知道我們采取了行動,就銷毀,燒。”
此時警方意識到事不宜遲,必須馬上展開抓捕,9月17日凌晨,廣州緝私局出動干警100多人,分成25個行動小組,統一行動,在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一舉抓獲了“8.31”專案陳氏團伙犯罪嫌疑人13人,通過搜查犯罪嫌疑人住所和窩點,發現了大量假軍警牌照,公章,在陳氏團伙九江的檔口,執法人員在垃圾桶里發現了很多剛剛被撕毀的單據。
“2.4 寶馬,佳美13萬,寶馬29萬4千多,撕碎了,但是看到一點。”
由于犯罪嫌疑人被捕之前對很多證據進行了銷毀,所以在后期走私數量認定上帶來很大困難,被捕的陳氏團伙承認走私,但對于數量絕口不提。
“事實承認,但是說到量的問題他就回避,他也公開給我們說你能夠拿得出多少證據我就認多少。”
陳氏兄弟以為銷毀了單據之后就死無對證,但百密一疏,警方發現所有的走私車都是通過香港海關進入越南,因此,通過調查香港海關的報關單據就能掌握走私車的具體數量。
“我們就抓住這個環節,一個就在香港這方面,我們取到了他發車發到越南的資料,一個數。”
從香港海關,調查人員得到了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期間,陳乃強、陳乃智兄弟運車到越南的提單、裝箱單、發票等單證資料,經整理統計,陳氏兄弟發運到越南的奔馳、寶馬、奧迪等高檔走私車輛多達2043臺。
海關部門最后查實,陳氏走私團伙在三年時間內竟然走私了2300輛二手的高檔汽車,這是目前我國海關破獲的數量最大的一起二手車走私案件,而在走私分子獲得了驚人暴利的同時,他們對國內正常的汽車交易和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現在掌握的有證據證明、核實的是2323臺車,這個量相當大的,案值大概是6個億,偷逃稅是2個多億。
“偵察人員發現,陳氏兄弟車行里的新車很少,大部分都是二手車,價格比市面上便宜很多。”
“寶馬X5多少錢?”
“你說的是哪一輛?”
“一般的25萬豐田多少錢?”
“有天窗的那種就18.5萬,沒天窗的18萬。”
在香港車行的一份報價單上,記者看到上面很多高檔車例如奔馳S320型號,報價27萬港幣,而國內相同的車型價格至少在100萬元以上,那么這些車為什么如此便宜?在香港調查的時候,偵察人員進入了陳氏兄弟囤積走私車的倉庫,看到這些從美國、澳大利亞購買的高檔轎車很多損壞嚴重。
“這些車輛大部分是事故車,按照他說一臺別克的小車,一般來說六、七百塊美金他在拍賣行就可以買得到。”
在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購買了這些事故車之后,這些根據國內客戶的訂單送到越南,車輛進入越南之后,在陳氏兄弟的修理廠進行修理翻新,然后以每輛10-20萬的價格賣給客戶。
“兩輛車放在那塊兒,一輛是新車,一輛是經過切割了的二手車,舊車把它切割以后又把它拼起來的,從外觀上看,兩個汽車根本就看不出來,就是常人的話根本看不出來它變化。”
表面看起來這些走私車的銷售價格都十分便宜,但實際上走私團伙的利潤極大,陳氏兄弟控制了購買、改裝、走私、銷售的整個鏈條,因此這些走私車的層層利潤始終留在團伙主腦的手中。
“二千多輛,一部車如果兩萬八走私費用的話,那兩千多臺,再去掉他的一些運作成本,比如說各個環節的費用,如果你算他賺一萬塊錢的話,這個首腦賺一萬塊錢的話,那兩千多輛就二千多萬,這個利潤是很大的,你干什么能賺這么多。”
在陳氏集團大肆賺取非法利潤的同時,很多人貪圖便宜而購買這些貌似高檔的2手走私車,但是,他們并沒有看到這些車的真正面目,根據海關總署的跟蹤,這些改裝過的走私車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車毀人亡的事故,一輛輛行駛在路面上的這些所謂高檔轎車,幾乎就是一顆顆定時炸彈。
海關總署:“很多的走私汽車都是經過拼裝經過焊接、拼裝然后經過翻新,甚至有的發動機就不是原配的發動機,變速箱可能是七湊、八湊湊上來的,那么這些汽車看得挺新,實際上它里頭的零部件已經換了,而且是在國外的經過多少年已經淘汰的汽車,那么這些汽車進來以后它的安全隱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從海關總署了解到,海關目前正在全力追繳這些走私車 ,但是作業限額對于我國稅收和正在發展的汽車工業市場秩序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
海關總署:“國家每年要進口多少汽車是有一定的許可證,配額管理,如果大量的走私汽車進境以后,等于就破壞了這種外貿管制,所以說對整個經濟秩序,對今后我國的外貿的進出口,對今后國內我們國產車的發展,將來形勢的發展,你很難產生一個準確的全面的一個判斷,所以說對經濟秩序的沖擊也是危害非常大的。”
為了堵截走私汽車入境,海關總署和香港警方密切合作,對香港向廣東的走私進行嚴厲打擊。但是總署緝私局副局長也告訴記者,這兩年不僅走私汽車犯罪方式發生變化多端,而且走私入境路線頻頻變換。
“下一步,海關總署將與東南亞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把類似陳氏團伙這種繞越式走私也扼殺在搖籃里。”
“力爭把這些走私分子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半小時觀察:提高打擊走私的效率
就像毒品走私一樣,汽車走私有著巨大的利潤,在這樣的利益誘惑面前,犯罪分子永遠不缺少冒險的動力,要他們洗手不干是心存幻想。
我們能夠作的是調動一切資源與犯罪分子做斗爭,我們擁有海關、工安、工商等廣泛的資源,按理說,我們在與走私犯罪分子的斗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但是為什么犯罪分子還能屢屢得手呢?
盡管我們打擊犯罪的資源總量很大,但是我們需要防守的戰線也漫長,平均到一個小的局部我們不見得占有優勢,這是犯罪分子以小搏大常能取勝的重要原因。
犯罪分子屢屢得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在資源的使用效率上,犯罪分子可以高效率地組織境內外犯罪資源,但我們要在國內外組織起這樣一個防止犯罪的聯線卻要困難得多;犯罪分子可以很輕易鉆過我們設置的海關驗貨、工商登記等關口,但我們的監管部門卻不能互相補位,一些地方政府執法部門疏于管理,甚至參與走私活動,漫長的監管環節不能夠形成完整的防線。
從這個意義上說,打擊走私實際上是一場效率的比賽。要提高打擊走私行動的效率,海關與工商、稅務、質檢、公安、城管等市場經濟執法部門應共同組成一張打擊走私的網,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并落實到位,確保監管到位。
打擊走私是一場漫長的競賽,要提高打擊走私的效率,我們還得在力量的組織上多想些辦法。(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組 記者:羅垠 攝像:歐陽秉輝
徐勝)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