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以8230億元的營業收入再度摘得桂冠 資料圖
■500強營業收入141405億,占GDP近八成;
■84家企業
利潤占500強利潤總額的85%,表明中國企業500強主要利潤來自少數大企業;
■高盈利行業與宏觀經濟形勢以及壟斷關系密切,說明我國企業整體盈利能力較弱
2006年中國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共計141405億元,相當于同年GDP的77.6%;實現利潤總額6428億元,比2005年增長22.1%,增幅小于上年。
中國企業聯合會今日將對外發布《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06)》,而記者昨日已從獨家渠道獲得這份報告中的《2006中國企業500強分析報告》。
上述數據均出于該報告,該報告是以各家企業年度銷售收入、利潤、資產等有關數據為依據,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編制完成,此次是連續第五年發布。
中石化再度摘得桂冠
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企業500強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然位居榜首,該集團資產7298.5317億元,營業收入達8230.1173億元,收入增長29.75%,利潤達218.6327億元,利潤增長率108.17%,納稅總額766.1012億元,納稅總額增長率9.01%。
在去年的中國企業500強評選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6343億元的營業收入摘得桂冠。
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業分別是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報告稱,2006中國企業500強中,有5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25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有23家企業達到2005年世界企業500強的標準,其中19家企業申報并入圍2005世界企業500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的第23位。
對經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營業收入作為入圍門檻之一,由去年的45.72億元提高到今年的60.70億元,共有87家新企業進入排行榜。報告顯示,2006年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資產總額分別比去年增長20.4%和22.9%。
今年中國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相當于同年GDP的77.6%。報告認為,以企業營業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做比較,雖不能直接反映大企業對國民財富的貢獻,但可從一個重要角度反映大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依據調整后的GDP數據,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與相應年份(2001年-2004)GDP的比值分別為55.7%、57.9%、66.2%、73.5%,呈逐年提高的趨勢,顯示出我國大企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報告顯示,500強的資產總額為411721億元,有7家企業資產超過10000億元,有42家企業的資產超過1000億元,有271家企業超過100億元。其中,總資產最多的企業是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為64541億元,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業分別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述銀行均為國有和國家控股商業銀行。
主要利潤來自少數大企業
此次評出的500強中實現利潤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84家,其利潤總額為5482億元,占500強利潤總額的85%。這表明,中國企業500強主要利潤來自少數大企業。
其中,實現利潤最多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最少的哈爾濱鐵路局之間相差1107億元,利潤增長率最快的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與最慢的成都鐵路局之間相差2867.88個百分點。
而收入率最高的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最低的烏魯木齊鐵路局之間相差61.28個百分點,資產率最高的天津天獅集團有限公司與最低的哈爾濱鐵路局之間相差48.33個百分點,資產周轉率最快的珠海振戎公司與最低的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相差18.17次/年。
500強中,盈利企業474家,占500強企業的94.8%,虧損企業21家,占500強企業的4.2%,還有5家企業未填報利潤情況,占1%。與去年相比,盈利企業減少6家,但虧損企業增加了7家。
(記者 喻春來)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