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中國扶貧基金會,一名志愿者在填寫義賣活動志愿者報名表。

特困高考生調查顯示,七成受訪家庭負債逾五千
本報訊 昨日,2006愛心助學義賣活動正式啟動,即日起開始招募愛心義賣商場、志愿者和義賣義拍品,活動由本報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
零錢資助周末走近市民
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部主任陳紅濤表示,新長城是專門針對特困大學生進行生活資助的公益項目,每名受資助的特困大學生可以獲得每年兩千元的生活資助。但是,可能由于經濟上或者時間上的問題,很多愛心人士無法到中國扶貧基金會一次性捐助兩千元。所以,此次進行愛心助學義賣活動,就是讓新長城走到市民身邊,大家可以方便地進行小額的捐助,幫助優秀特困高考生。在形式上,這也可以稱為零錢資助。
按照計劃,義賣活動將在9月9日、10日、16日、17日、9月23日、24日的6個周末進行。屆時,市民可以到商場購買自己喜歡的小禮物,也可以參與拍賣自己喜歡的、稍貴重一些的物品。
愛心企業可提供義賣品
即日起到9月6日,義賣活動開始招募愛心義賣商場、志愿者和義賣義拍品。愛心志愿者到愛心商城開展義賣活動,為貧困大學生籌集入學后的生活費用。商場可以提供義賣場地,企業可以捐贈義賣、義拍品,市民可以參與義賣、義拍品的購買和競拍。
陳紅濤說,對于義賣義拍品,主辦方希望要有實用價值或者特殊意義,義賣品價值在5-50元之間,義拍品在50-3000元之間。陳紅濤說,活動不僅僅希望能為特困高考生籌集到資助費用,也是為了宣傳特困高考生,讓大家了解他們。
調查
三成特困生瀕臨輟學
特困高考生調查顯示,七成受訪家庭負債逾五千
本報訊
昨日,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部宣布,2006中國優秀特困高考生調查報告完成。報告顯示,特困高考生七成家庭負債5000元以上,近三成特困生瀕臨輟學。
學費看病是家庭最大開支
昨日,2006中國優秀特困高考生調查報告正式對外公布。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部主任陳紅濤說,2006中國優秀特困高考生調查報告的依據,就是2006高考優秀特困高考生的尋訪。志愿者們在7月23日至8月8日實地調查訪問結束后,新長城項目部經過兩周左右的時間,進行了問卷收集整理、數據錄入分析及報告撰寫的工作。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708份。
調查報告顯示,2005年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中,逾九成的家庭沒有任何儲蓄,其中近七成的家庭債務在5000元以上。受調查特困生家庭去年平均總收入為5344.07元,總支出額平均是6033.35元。總體來看,在平均水平上依然是入不敷出。而孩子學費、看病則成為家庭最大的支出。
調查報告顯示,特困生大學第一年報到所需費用讓家庭債務雪上加霜,近三成家長表示,如果報到費用湊不齊,會讓孩子放棄大學。在調查的115位村干部中,逾九成村干部表示村內有因供孩子上大學使家庭致貧或返貧的現象。
在總共調查的265名學生中,約三分之一的(87名)同學表示曾經有過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瀕臨輟學的經歷。其中26.4%的同學有兩次瀕臨輟學的經歷,有13.8%的人有過5次以上這樣的經歷。
報告建議健全資助宣傳
基于調查得出的結論,新長城項目部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在初、高中學校建立對貧困生的幫扶系統,保障他們不因貧困而失學。政府要建立健全國家資助政策的信息傳播系統,讓特困高考生深入了解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的幫扶措施,尤其是國家助學貸款的申請條件及申請辦法應讓每一個特困生全面了解,保證他們不因經濟窘迫退學。
-對話
“參與公益也得動腦筋”
志愿者劉園月表示,參與義賣可以得到鍛煉由于本報提前發布了招募義賣志愿者公益廣告,截至昨日,已經有26人報名參與志愿者服務。昨日中午,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劉園月來到扶貧基金會,報名參加愛心義賣。
新京報:你的同學里參加愛心活動的多嗎?
劉園月:挺多的。我們農業大學來自農村的學生多一些,貧困生的比例相對也是比較高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愛心義賣活動很親切。
新京報:你能從這個愛心義賣活動中獲得什么?
劉園月:這個活動不僅僅需要愛心,還需要自己的認真參與。這個工作其實有些難度,我覺得可以從中得到鍛煉。
新京報:獻愛心也有難度?
劉園月:當然,去年我曾經到商場賣過蘭考的大米,我感覺獲取人家的信任也是有難度的。這次義賣需要把到商場購物的顧客想辦法吸引過來,參與活動甚至掏錢奉獻愛心,確實得動一番腦筋。不過,這也是我最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