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種抗微生物藥品降價 平均降幅達30%
再來關注藥品市場。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從今天開始,全國99種、抗微生物藥品、開始降價,平均降價幅度、達到30%,降價金額為43億元。
除了藥店,醫院的價格也做了及時調整。如80萬單位
的青霉素從七毛一降到四毛六,紅霉素從22元降到13元,磷霉素由70元降到19塊八。據了解,此次降價是自發改委今年6月份調整抗腫瘤藥品價格之后的第二次藥品調價,共涉及400多個藥品規格,最大降幅76.8%。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在醫療保險范圍內的抗微生物類藥品一共有134種,2004年和2005年已經對其中的29種藥品實行降價,再加上此次降價的99種抗微生物藥品,基本上已經覆蓋了醫保范圍的所有藥品。
市民: 藥價還是貴
這次降價、是自我國恢復、對部分藥品價格、實行管制以來的第19次降價。從藥品降價的、范圍到幅度,我們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壓低藥價的、決心和力度。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老百姓仍然覺得藥價太高。
據了解,1980年以來,國家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的財政補貼是百分之26點6,而現在的補貼只有百分之8,由于財政補貼的減少,醫院普遍存在“以藥養醫”的情況,藥品銷售收入占醫院總體收入的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藥品加價率在30%以上,而此次調價要求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銷售有關藥品的實際加價嚴格控制在15%以內。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副主任俞觀文說:“我認為15%以內很難實現。”
除了醫院,醫藥企業也是造成藥價高的重要原因。據了解,醫藥企業一旦發覺某種藥品的利潤空間縮小,就會逐漸減產停產,甚至更改包裝、品名和規格,然后以新藥的面目申報。專家認為,要想真正改變老百姓“看病難
看病貴”的問題,還需各個部門多方聯動。
聯播觀點:什么樣的藥能治藥價虛高?
藥品、不是蔬菜水果,是不能由著我們自己、到農貿市場去挑選的。患者吃什么藥,必須由醫生說了算,從藥品出廠、到老百姓在醫院拿藥,中間要經過藥品總批發商、各級代理、醫生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連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加價流水線。降低藥品零售價以后,這條流水線、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又會聯手采取應對的措施,比如說、企業可以少生產降價藥,醫生也可以、不開降價藥。那么,什么樣的藥能夠治、藥價虛高呢?那就是改革醫療體制,對流通環節混亂等弊端、痛下殺手,斬斷藥品的加價、流水線。經濟信息聯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