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與英達的幸福婚姻曾經街知巷聞,不料一夜之間,往日的恩愛夫妻黯然分手。隨后,英達牽手梁歡,以幸福男人的姿態風光無限,而宋丹丹卻一直保持低調。
離
婚8年了,給我們觀眾帶來眾多歡笑的宋丹丹的婚姻生活如何了?本刊特約記者近期探訪小品明星宋丹丹。她詳盡地講述了兩次婚姻的非常經歷——
離異了,依然相信感情
1997年1月,宋丹丹和英達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在當年的演藝圈猶如引燃了一枚重鎊炸彈。宋丹丹提著行李回到娘家,媽媽哭了,父親當時就住進醫院打點滴――女兒36歲突然提著箱子回到家里,什么都沒有,雙親無法接受這個變故。
圈內好友成方圓、杭天琪也為她擔心,先后給她介紹對象,但宋丹丹卻提不起精神,因為她受傷太深,受打擊太大。多個日日夜夜宋丹丹躲在娘家閉門不出,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止都止不住,想到曾經風光在熒屏上給觀眾帶來了那么多笑聲,想到曾經備受關注的美好婚姻,想到婚姻破碎后媒體以及觀眾看她的眼神,她不知道路該怎么走下去?直到蘇小明上門勸她:“丹丹,你不能這樣下去了,你的人生才剛走一半,你不能就這么垮下去,你得打起精神重新開始生活才行!”是啊!“沒有他,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我要‘活’給他看看!”宋丹丹這樣想著,走出了那間曾經的閨房。……對話:離婚女人的自白書
1997年7月25日,宋丹丹和一幫圈內好友去打保齡球。在張暴默和蘇小明的安排下,她認識了老趙,老趙的高大、氣派、彬彬有禮給宋丹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趙也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目前也是單身。更重要的是他和宋丹丹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往往離異過有過孩子的人更容易和諧相處,他們比較懂感情,更懂得怎樣對待自己的另一半。
后來,老趙主動邀請宋丹丹去他家做客。去的時候他家剛剛裝修,鋪著很漂亮的大理石地板。大大咧咧的宋丹丹就脫下鞋光著腳丫走路,沒想到這一舉動引起了老趙的注意,過了兩天宋丹丹再去作客時,剛裝修好的房子又在施工,正在撬大理石地板重新鋪木地板,宋丹丹疑惑地問老趙:“好好的大理石干嘛換掉呢?”老趙說:“大理石地板涼,而你又喜歡光著腳丫。”那一刻,宋丹丹覺得好像有什么在敲擊著她塵封已久的心門。
第二天宋丹丹去外地演出,在路上她給老趙發了一條短信:“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演出回來,她發現門底下塞著一封信:“北京的趙老九說,我愛你,勝過農民愛玉米。”
就這樣,1997年8月25日,離婚7個月之后的宋丹丹在她生日那天,再婚了。
當時成方圓是反對派中最激烈的一個,她拉著宋丹丹:“你也奇怪,你們才認識28天,而且你還剛剛受過離婚的挫折,怎么不慎重考慮一下呢?難道你急著結婚是想證明給英達看嗎?丹丹,你不要犯傻啊!”宋丹丹一臉認真地說:“不能因為有過失敗的婚姻,就不再相信感情。我很明白我在做什么,我認定了他。”
再婚后,明白愛
跟英達在一起的時候,宋丹丹付出了很多,幾乎像保姆一樣。家里裝修,事無巨細宋丹丹都親歷親為;每天早上,英達出門,她都要跟在后面追問是否忘了拿駕照,每每惹得英達沒有好臉色。
再婚后,變成了宋丹丹倍受照顧,老趙一味付出。但幸福的宋丹丹走在大街上或散步在公園里看到別的夫妻帶著孩子的親切勁兒,她的內心又一陣陣的絞痛。因為她也有一個孩子,留在英達那里。他過得好嗎?他餓不?他冷不?作為母親的宋丹丹很想知道卻一概不知。老趙了解到宋丹丹這個心愿后,主動聯系律師,通過法律協議,要回了宋丹丹的兒子巴圖。比這更讓宋丹丹感動的是,老趙對巴圖視同己出,這個高大男人經常領著這個小男子漢去游泳、去公園、去打球、去學校……
巴圖是個知恩圖報的孩子,知道這個爸爸對他好。2000年1月快放寒假時學校開家長會,當時宋丹丹不在北京,老師讓每一個孩子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跟前說一句這學期來最想說的話,巴圖跑到老趙跟前,兩手捧著他的臉,在他耳邊說:“爸爸,我永遠愛你和媽媽!”
看著老趙對巴圖這么好,宋丹丹很清楚老趙的內心也有痛。和老趙商量后,宋丹丹主動去聯系他的前妻,決定把女兒接過來住。
女兒來了,卻把自己封閉在房間里,獨自一人聽音樂。宋丹丹想接近她,又怕遭到拒絕,她明白自己現在是“可怕的后媽”,便去請教教育專家。專家說:離異家庭對孩子的態度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打罵冷漠;一種是慣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這兩種方法都可能培養出一個人格破碎的孩子。
于是,她決定“開門見山”。她敲開女兒的房門告訴她:“我和你爸爸之所以建立新家庭,是因為父母不可能因為孩子放棄自己的幸福,你們要過自己的一生,父母也有自己的一生……”在這樣的開導下,女兒慢慢開始袒露心扉。她說她以前覺得父母離婚很對不起她,她很不幸。宋丹丹告訴她:“你這樣想是自私的,不能只考慮自己。”這次不拐彎抹角的談話后,宋丹丹和女兒的距離近了一步。
宋丹丹“趁熱打鐵”,她原本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性格更放開了,說話更坦率,做事更隨意。女兒過去是不經常干活的,宋丹丹故意吩咐她干活,有時用隨意的口氣說:“給我倒杯水!”女兒不動的話,宋丹丹就走過去很輕地踢踢她的屁股。她努力不把女兒當成一個客人,讓她找到自己是這個家的親生女兒的感覺。果然,在宋丹丹吆來喝去中,女兒慢慢覺得這個家是自己的家了,特別是與弟弟巴圖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宋丹丹還多次請教她的親媽,商量遇到問題應該怎么辦:這件事我來解決你不用管;這件事情得你跟她談,因為你是親生母親……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兩個做母親的女人放下了私人恩怨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朋友。因為她們達成了共識――不要彼此勾心斗角,不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錯誤地認為,人與人的關系是以惡相對的,是彼此記恨的、心胸狹窄的,這樣會培養出一個人格有缺陷的孩子。
在溫馨友善的環境中,女兒身心健康地成長起來。她告訴宋丹丹:“我們學校里有父母離異的同學,他們大多數抽煙喝酒,表現不好。而我不,我知道你們都是愛我的。婚姻只是一張結婚通知單或離婚協議,只是一張紙,而你們內心還有愛,你們彼此愛著,我也愛著你們。”
現在,宋丹丹和老趙商量后把女兒送到了英國的布萊頓學院讀高中。昂貴的學費由宋丹丹一個人承擔,而兒子巴圖的開銷由老趙承擔。雖然很辛苦,但是宋丹丹卻很快樂幸福。她說:“因為女兒很乖,學習也很刻苦,這讓我覺得再大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轉眼再婚已經八年多了,宋丹丹早已擺脫了當初的黯然神傷,重新爬到了幸福的云端。她說她是幸運的,在失敗的婚姻之后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刻遇到了老趙,一個真心愛自己的男人。此時此刻的她一點兒都不恨英達,反而感謝英達,因為失敗的婚姻以及再婚的幸福讓她明白了:作為一個女人,愛他但不應該當他的保姆,也不應該讓他當自己的保姆。關心,是夫妻雙方的事;相愛,首先要理解對方的心。
據2004年今晚報
在大型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宋丹丹以“重組”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并與孩子們日復一日地“斗爭”著,這與她在生活中的經歷頗為相似。說到教育孩子的話題,宋丹丹覺得很不容易,她強調:“有時會打孩子,但不能壓制。”
“我在劇中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以管教子女為己任,喜歡用淺顯的比喻講些大道理,嘮嘮叨叨的,是一個喜劇色彩很濃的人物。”由于劇中的角色與現實中自己的家庭類似,宋丹丹對該劇抱有極大的熱情,還積極參與了劇情創作,“《家有兒女》非常貼近生活。我們是想通過輕松、幽默的故事來展現現代家庭中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全方位表現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建議家長改變自己一成不變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不必那么死板。雖然是教育孩子,但我覺得這部戲還不能定位在家庭教育上,我覺得它講的是家庭成員如何相處的話題,大人、孩子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
提到當年熱播的情景喜劇經典《我愛我家》,宋丹丹坦言該劇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這部戲確實影響了我的很多生活方式,演完這部戲后我的生活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我兒子就是跟著《我愛我家》一起長起來的。”說到兒子,宋丹丹來了精神:“我兒子今年14歲了,正是青春期,好多觀點都和大人不一樣。在他眼里我是一個厲害的人,不過有時我們又特別好,有點‘沒大沒小’的。但要是生起氣來也特著急,我還會揍他。”其實宋丹丹以前是堅決反對打孩子的,她說:“我曾經參加過崔永元主持的一期節目,探討怎樣教育孩子的問題。記得當時在發表意見時,我表示強烈反對打孩子。可誰知到了現在我也成了打孩子的母親,有時候真的沒辦法,尤其是男孩子,太皮,還真得打兩下。打是打,但并不等于壓制,有什么問題一定要和孩子共同探討。”
作為后母,宋丹丹與女兒也相處得很好,用她的話說:“就像朋友一樣。”但有時孩子一些天真的話語也會給宋丹丹來個措手不及,“有一次我女兒想要一個東西,我說不行。她就說:‘你看,到底不是親生的吧。’”宋丹丹說完笑了。
在內地,宋丹丹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她以精湛的演技為千家萬戶帶來了開心的笑聲。可在歡笑背后,她的家庭卻陷入了危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苦痛掙扎,她迎來了感情的第二個春天。近日,宋丹丹講述了歡笑背后的淚水及重組家庭的喜悅。
常聽人說:事業與家庭難以兼得,女人事業心太強,家庭就不會完美。剛開始,宋丹丹不屑于此種說法。但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家庭裂痕的加深,她相信了如此說法。不眠的夜里,宋丹丹在痛苦與死亡的邊緣上徘徊,但一想到兒子,她就猶豫了,她咬著牙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地撐下去。
好在宋丹丹終于等到了她的幸福。一個體貼的男人,帶著一個在國外讀書的女兒,走進了宋丹丹的生活。在這個重組的家庭中,由于每個成員都經歷過情感上的磨難,所以分外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快樂生活。
宋丹丹曾在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里做過嘉賓。當時正方反方爭論的話題是“不打不成才”。宋丹丹強烈反對打孩子,說打孩子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行為,然后列舉了很多不應打孩子的理由。沒想到,某一天自己竟然變成了一個打孩子的媽媽。
有一次,工作了一天之后,宋丹丹身心俱疲地回到家里,兒子走到她面前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成績單。”看著成績單上優異的分數,宋丹丹欣慰地笑了,認為這是兒子對自己養育之恩的最好回報。直到開家長會,宋丹丹才知道,兒子篡改了成績單,氣得宋丹丹回家就打了兒子一頓。兒子沒有求饒,含著眼淚對她說:“媽媽,我不是有心騙你,看你每天這么辛苦地掙錢讓我讀書,我只是想讓你高興一下。”宋丹丹被兒子的話深深觸動了。那件事過后,宋丹丹開始反思,覺得自己不能再一意孤行,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孩子,讓孩子信任自己。
女兒雖非親生,與宋丹丹的感情卻很深,在宋丹丹看來,這是老天注定的母女緣。女兒樂觀又懂事。如果女兒有什么無理的要求,要買一個多么貴的東西,宋丹丹不高興,堅決不給買時,女兒就會嘻嘻哈哈地說:“你瞧,到底不是親媽。”每當聽到這句話,宋丹丹常常一笑置之。她覺得這是最親近的話語,說明女兒跟自己一點隔閡都沒有。
因為女兒常年在國外,所以一家人在一起就格外珍惜,母女倆好得不得了,父子就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她們母女。如果誰受了委屈,同盟就會跳出來說話,會大鬧。當然那種鬧是祥和的,是皆大歡喜的。宋丹丹很感謝自己的一雙兒女,他們是那么的單純、善良、善解人意,使這個重新組成的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