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監17號準備起航 |
 |
機艙里高科技設備有不少 |
 |
海監17號的船員們備戰訓練 |
昨天下午3時,執行我國近海海洋環境綜合調查任務的“中國海監17”號,從青島北海分局碼頭起航,它與早報7月15日報道的“北斗號”船一樣,都是執行我國近海最大規模的一次水體調查任務。來自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的60名科考隊員和船員將赴渤海區域,開展為期30天左右的國家908專項2006年夏季水體同步調查。
據該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研究員劉有剛介紹,“海監17”號的起航標志著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擔的國家908專項“渤海區域水體環境調查”全面啟動。航次共設調查站位184個,調查內容涉及物理海洋、海洋氣象、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及海洋光學,使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海洋水文、氣象、生物、化學及光學等現場調查儀器設備。通過調查,為海洋經濟建設、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綜合管理、海洋國防等方面提供可靠基礎數據和科學決策依據。為確保調查任務順利實施,各調查學科或專業都設立了首席科學家。
據了解,執行該航次任務的“中國海監17”號隸屬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船長73.9米,寬10.2米,滿載排水量1150噸,吃水3.4米,最大航速16節,續航力達5000海里,配有多臺水文、地質絞車及液壓折臂吊、A型架等,還擁有配套設施齊全的現代化衛星通訊、導航定位、電子海圖與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航行過程中,可直接通過衛星定位反映出航行線路、位置,遇到障礙物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如無人操作改變航路,船只會自動改變航線避碰障礙物。(記者
于小陽 通訊員 管崇偉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