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布萊恩·辛格舉著“我愛超人”的牌子。他的懷舊傾向令不少觀眾感到“不過癮”。
情節:★★表演:★★☆特技:★★☆
懷舊度:★★☆綜合評價:★★
☆
電影中的露易斯·萊恩用這個標題寫文章就得了普利策獎,我可不敢有這樣的奢望。但至少,華納電影公司應該和我有相同的疑問:上映兩周后,度過了最燦爛時刻的《超人歸來》的美國票房終于勉強達到了1.4億美元,相較于其檔期內最大對手《加勒比海盜2》三天狂收1.3億的輝煌戰績來說,這不啻為一次近乎血本無歸的慘敗,更別提它2.6億美元的投資了。
因此,據最新消息稱,除非其國內票房達到兩億,華納高層已經在慎重考慮未來是否還會讓超人繼續在藍天上飛翔。在上一部超人電影停拍19年后的今天,我們迎來了《超人歸來》,而就在154分鐘的短短邂逅之后,我們可能又要向他揮手告別了。商業就是這么殘酷。
影評界好評如潮的保駕護航,沒能讓這部《超人歸來》創造奇跡,這有點像去年的《金剛》。難道世界真不需要超人了嗎?在無數超級英雄片泛濫的今天,超人的疆土已經淪喪多年,收復河山談何容易。但作為一部心有誠意的電影,它還是值得褒獎。如果我們抓不住將來,那就更有必要把握住現在。
懷舊到家還是懷舊過頭?
早在1938年6月就隨《動作漫畫》雜志第一期而誕生的超人,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分別演過動畫片、舞臺劇、電視和電影,歷久不衰。但他由一個美國漫畫英雄變成全球皆知的偶像,還得歸功于1978年那部由克里斯多弗·里夫主演的電影。由于形神兼備,里夫在之后的歲月里簡直就被當成了超人的化身。2004年末,這個墜馬之后全身癱瘓若干年的演員去世,緬懷之余,卻讓片商看到了挖掘“追憶”金礦的希望。
的確,《超人歸來》本來就是一部充滿回憶的電影。前半段幾乎就是老片的翻拍版。
一開頭,你就不僅可以看到布萊恩·辛格在使用原超人電影導演理查德·唐納的開場手法,而且在視覺上穿越無數星系的同時,還能聽到約翰·威廉姆斯那雄壯而熟悉的主題曲,就連逝去的馬龍·白蘭度的影像都被掘地三尺拿出來放進了影片里邊,真是懷舊到了家。
新超人扮演者布蘭登·羅斯英俊瀟灑,無論從形象和氣質上,都與里夫非常近似,更何況他在戲中還總試圖去模仿(但可以保證,不屬于矯揉造作的范兒)里夫。不過他在扮演克拉克·肯特時,少了些許里夫式笨拙的幽默。超人“第一情人”露易斯·蓮恩扮演者凱特·鮑斯沃絲相對前任來說,則年輕了太多。要知道,當年瑪戈·基朵演出露易斯的時候已年屆30,作為一個成熟且有風韻的女人,非常適合那個老練而聒噪的女記者角色。但凱特才23歲,這并不是說年齡就是問題,也不是說她演得很糟,但她真的演不出那種味道,尤其是露易斯一角這回還做上了母親。
而超人的死對頭萊克斯·盧瑟則由演技派大腕凱文·斯派西出演,少了一些前任的滑稽,多了一些神經質的陰險,不過我認為,他最卓越的表現已經在預告片里全部收錄了。
講人性,還要靠配角?
最值得關注的新增人物是超人的情敵和露易斯的兒子。他們無疑是超人人性化過程中的催化劑。只有看到情敵,超人才會產生普通人都會產生的嫉妒情緒,再看到孩子,五臟六腑都不知道翻江倒海到哪里去了。
而作為另外一個會“飛”的男人,《X戰警》里的激光眼苦情男詹姆斯·馬爾森終于在布萊恩·辛格的手下有了更多的戲份來發揮,只可惜他畢竟不是主角。作為超人的情敵,他也并非那種只是為了讓男女主角終成眷屬而曇花一現的小角色,而是一個在電影里地地道道愛著露易斯的好男人。而且,他至少是人,這來得比什么都真實。至于露易斯的兒子,那些抱怨說她沒有為那個連“再見”都舍不得說的外星男守住貞潔牌坊的人可以閉嘴了,誰都記得《超人》第二集里她和超人的一夜情,杰森小朋友甚至不用推飛一架鋼琴來證明自己的血統。他的出現,讓我首先想到了《七龍珠》里的孫悟空父子,然后為“超人家族”即將誕生感到欣喜,最后才意識到:其實我們最該同情的人還是超人的情敵理查德·懷特。
鐵漢柔情總是讓人感動
在片中最浪漫的場景里,超人抱著心愛的女人升向星空,俯瞰眾生,飛越海洋。對視時,兩者的眼中閃現了一絲無可奈何、欲言又止的愛戀。這或許是所有女人向往的特權,也是愿意為愛承受的心痛和心酸。
沒有心靈寄托的英雄是可悲的,而很多時候,超人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向露易斯炫耀或證明:我愛你。但所有的浪漫,也就如此了。
天下無敵,還怎么打?
超人當然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導演在這部新片里就是要試圖證明這一點。盡管他不是神,導演也多次否認了他是神,但他的行為真的與神相差不遠。這個耶穌似的人物,常常一躍就飛到了大氣層外,俯視著蕓蕓眾生,傾聽著他們的祈禱,無微不至地救苦救難。他曾在天上自豪地對露易斯說:“你說世界不需要救世主,但每天我都聽到他們在呼喚。”事實上,馬龍·白蘭度那貫穿影片的旁白,已經闡釋了超人的使命:“盡管人類把你養大,但你并不是人類的一員。他們可以成為偉大的人民,卡爾,他們也想成為。他們缺少的只是一盞指路明燈。為了這個至高無上的原因———人類具有追求美好的能力———我把你送給他們,我惟一的兒子。”這與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異曲同工,啟蒙人類的外星力量同樣是被當成了需要膜拜的神祗。
超人就是這樣鐵了心要實踐父親的教誨。可誰叫這是超人電影呢?善良必將戰勝邪惡,死去的好人也都可以通過時間倒流來復生。超人是無敵的,幾乎什么都能戰勝,這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觀眾渴望對決的趣味性,尤其是在視覺和動作場面上。《蜘蛛俠》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有實力相當甚至更強的對手,可以不斷地纏斗,但超人就像獨孤求敗、高處不勝寒,只見不斷托起致命的重物,就像一個超級搬運工。除了自己星球上那種發綠光的螢石外,他什么都不怕,盧瑟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對手。
如何找個“需要”的理由?
超人的合理性始終存在爭議,無需蝙蝠或蜘蛛那樣的偽裝,僅靠一副眼鏡來遮蔽真實身份未免太不可信;而且,超人父親自稱已經死去5000年,而超人卻用5年的時間就往返于家鄉和地球,看起來我們的時間觀念就根本湊不到一塊去。
新超人的劇本同樣有漏洞,譬如沒人懷疑過克拉克·肯特為什么會和超人一起回來;而超人倒下時,報社也沒人發現他們可愛的同事竟然同時不見了蹤影———這些在前兩集里常常可見的小細節,在這里被忽略了。
高空救飛機是全片第一個(大概也是最后一個)高潮,超人的飛翔在當今特效的幫助下,具有更大的觀賞性和信服力,讓我們興奮地體會了一把什么叫“呼嘯而過”。氪星大陸的升起則給人以一種末世的感覺,詭異而不失壯觀。還有都市救難、游艇救險、海面疾飛等,都足以讓人稱道,但也僅止于此。天下無敵的超人在一部“災難片”里大顯身手,卻無法讓看慣了《蜘蛛俠》的現代觀眾滿意。一手打造《X戰警》系列的導演布萊恩·辛格小心翼翼地不讓超人成為技術的犧牲品,而是用飽滿的熱忱打造了一部賞心悅目的情節劇。
影片接近結尾時,出現了人們探望超人的場景。這有點像“英雄倒下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調侃。不調侃的話,應當算得上整部影片中比較感人的一個場景。借用《蜘蛛俠2》里面那段梅姨的感言來說,“每個人都愛英雄。人們為他們排隊,為他們歡呼,為他們尖叫。多年以后,他們會講述他們在雨中站上幾個小時就是為了一瞥那個教他們多為自己的生命堅持一秒的人。”為什么世界不需要超人?正如露易斯在片中反問道:“你怎么能這樣離開我們?我們需要向前進。世界不需要救世主,我也不需要。”是啊,在沒有超人的日子里,更多的超級英雄在銀幕上打到天昏地暗,吊高了我們的胃口。
《超人歸來》,這部散發著懷舊氣息的商業電影,與我們期待中那個重振江山的結果擦身而過。但愿這是一個并不謙卑的開端,但愿有一天我們可以像電影中的路易斯·萊恩一樣再寫一篇文章,名字就叫《為什么世界需要超人》。
張銳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