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納木錯 一游客撥打北京110報警 公安部協調營救
市公安局披露,7月10日18點多,在西藏旅游的“云南西部之旅”旅行團所乘坐的車輛發生故障,40余人被困在納木錯,因氧氣不夠,致使十余人休克。
據了解,被困游客中有30余名為北京游客,其余十余名為四川、桂林游客。
北京警方突接西藏警情
[處理:第一時間上報公安部;情況:十余名游客因嚴重缺氧而休克]
7月10日18點22分,北京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值班員高麗接到西藏一旅游團的北京游客于某報警稱,他們的旅游團在行至納木錯到拉薩的途中,因大巴發生故障無法啟動。由于當時正處在海拔5000余米的高原地帶,游客們大都體力不支,有十余名游客因嚴重缺氧而休克。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北京警察,于是用手機撥通了北京110電話。接報后,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一面安慰報警人耐心等候,一面與有關方面進行核實,隨后上報公安部。在公安部的協調下,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與西藏自治區公安廳取得了聯系。
發現10名危重缺氧游客
[處理:拉薩市局立即派民警與醫療部門趕往現場;情況:發現兩輛客車]
很快,西藏公安廳就將此情況通報給拉薩市公安局。據拉薩警方介紹,當天18點09分,拉薩市公安局110已經接到了游客報警,他們立即調度當雄縣公安局派出所民警趕往被困地點,同時,派羊八井青藏巡邏大隊先期趕到進行救援(羊八井距離被困地點90公里)。據悉,羊八井青藏巡邏大隊一輛警車和當地醫療部門一輛救護車先期趕到。18點30分,由西藏當雄縣公安局等組成的救助小組趕到被困地區,發現兩輛客車內共載有10名危重缺氧游客,救助人員立即向他們發放了氧氣袋。
其余被困人員全部找到
[處理:迅速找向納木錯;情況:把出現高原反應癥狀的人員送往當雄縣醫院]
在處理完危重游客之后,救援小組又迅速向納木錯方向尋找,約5分鐘后,找到了其他被困車輛和人員。救援小組采取措施進行了緊急救護,在發放氧氣袋的同時,將出現高原反應癥狀的人員送往當雄縣醫院治療。
截至7月10日20點,被困游客被分成三批全部送往拉薩,40多名游客全部脫險。目前,只有兩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當地警方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由于當地警方接到過多次類似的求助,所以警方在處置反應上比較迅速。同時,在救援期間,北京110民警幾次通話囑咐報警人穩定大家的情緒。
■連線醫院
“高原反應者太多,忙不過來”
昨天晚上,本報記者致電西藏當雄縣人民醫院詢問北京游客病況。接電話的女醫生告訴記者,北京游客都已經轉到拉薩自治急救中心了。該醫生還告訴記者,當天值夜班的醫務人員已回家休息,具體情況她不清楚,“我們這有很多高山反應的病人,忙不過來,醫生、護士每天得輪班才夠用”。
隨后,記者致電拉薩自治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的醫生表示此前的確接收了十多名有高原反應的北京游客,但病情不嚴重,當天都離開醫院了,“我們正在搶救呢,沒人手接聽電話”。該醫生表示,7月1日以來,有高原反應的游客明顯增多。
■遇險者說
“事發前客車曾五次出故障”
昨天22點50分,記者聯系到了遇險者之一的陳小姐(她的說法與警方提供的消息尚有部分矛盾之處,編者注),她告訴記者,40多名游客中有十幾名是北京的,其他是桂林和四川的,大家曾先期開展自救。
據陳小姐說,他們搭乘當地世紀國際旅行社的客車前往納木錯途中,客車因出發前檢修不太好連續出現了5次故障,其中造成長時間停留就有3次。客車當天上午進了納木錯自然景區后,在海拔5000米處的高原發生了故障,發動機一直發動不起來。大約20分鐘后,坐在后排的一名50多歲北京女游客突然倒下,還有五六名游客頭疼、嘔吐。
隨后,除了幾名游客在車上照顧患者以外,其他游客下車打電話求助。一名桂林旅游局的游客聯系上正在附近的3輛拉薩旅游局吉普車,導游則叫了一輛路過的出租車把他們送往當雄縣人民醫院。陳小姐則和幾名游客等司機修好車后,在下山路上遇見了急救車。
■警方提醒
1、多帶氧氣當地警方提醒游客,從8月份開始,是游客前往西藏的黃金旅游期,雖然很多旅游區氣候并不惡劣,但市民旅游時,車內要備足氧氣袋,僅一兩個氧氣袋并不夠,因為一旦車出現故障,旅客長時間在高海拔地區就會出現高原反應。
2、留下去向如果人少結伴出行前,要把自己準備去的地點提前告知家人、朋友,因為有的景點是盲區,這樣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警方也能及時趕到。據悉,近段時間,當地警方接到內地游客的家人和朋友的尋人電話特別多。
3、備好電池警方表示,外地游客在出行前要把手機充足電,并備好備用電池,途中發生車壞等意外情況,要及時向警方求助,警方將及時采取措施,作出相應處理。
本報記者龐海英 劉偉 通訊員譚志勇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