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5月28日,陽歷、陰歷都逢雙,濟南市婚慶慶典協(xié)會統(tǒng)計顯示,當天有3224對新人舉行婚禮。新人的“紅包”收入也很可觀,業(yè)內(nèi)人士推測,當天約有過億元人民幣以“份子”的形式流進了新人的腰包。
一場婚禮“入賬”13萬
參加婚禮,不能少了“隨份子”。5月28日,金牌司
儀郭志軍主持了一場婚禮,新人共擺了喜宴17桌左右,親戚朋友有給100元以上、數(shù)百元不等“份子錢”的,也有給1000元、2000元的,總共大約收到“份子錢”5萬余元。
濟南市婚慶慶典協(xié)會秘書長、資深司儀朱進先生則表示,現(xiàn)在新人辦喜事,收入幾萬元錢的“份子錢”很正常。而他的一名同事主持參加了一場婚禮,見收的“份子錢”數(shù)額較大,就隨口問了一句“隨了多少”,答案讓他大吃一驚——13萬多!
“份子”10年漲了10倍
“相比1995年,份子錢的標準已經(jīng)上漲了10倍,當時最少是10元,而現(xiàn)在一般沒低于100元的。”濟南婚慶慶典協(xié)會一負責人在之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濟南的婚禮上,200元成了比較正常的“行情”。
“正常的婚宴,10人一桌,平均起來怎么也都得擺20桌左右。”朱進以其參加近千場婚宴的經(jīng)驗判斷。
根據(jù)這一組數(shù)字:5月28日一天,省城有3224對新人舉辦婚宴,按每場20桌、每桌10人、每人隨“份子”200元的標準計算,當天約有1.28億元的“份子錢”流進了新人的腰包。
“且不說1.28億元,打個折扣,怎么也得1億元啊。”一位資深司儀表示,參加婚禮“隨份子”如今已遠非“小打小鬧”,“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濟南市婚禮慶典協(xié)會宣傳部副部長劉永波更是曾大膽預測,今年濟南將約有10萬對新人結(jié)婚,按照這個標準計算,預計份子錢的總額將約達40億元。
“份子”大紅包非親即公關
“我參加過的婚禮中,幾千元的‘份子’很正常。其中有一次,一位賓客一把就隨上了3萬元。”與記者相熟的一位司儀透露,“當然,那是一個領導家的喜事。”
擔任司儀13年、參加過近千場婚禮的朱進告訴記者,目前在濟南,如果彼此關系挺“鐵”或親戚一般就隨的多一些,收入高點就有的隨到過千元。
據(jù)了解,送出高額禮金的多是35歲到45歲的中年人,民營企業(yè)、金融行業(yè)、大型國企的中高層人員,也有部分公務員。
“上級領導孩子結(jié)婚,別的相關單位都會以單位名義隨份子,這還能少了?還有的就直接隨了個‘浪漫旅游’……這已經(jīng)是‘份子’之外的事了。”濟南市婚慶慶典協(xié)會理事、資深司儀孫先生認為,一些大額紅包的出現(xiàn),除了一些親戚慷慨相贈之外,主要是一些人以作“公關之需”。
“份子”之重讓人喊累
“‘隨份子’雖說是一種禮尚往來的方式,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可‘隨份子’的錢多錢少并不重要,關鍵是情義。有些人把‘份子錢’用來衡量情義輕重,就不是件好事了。”朱進認為,在這件事上,人該有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為世俗所困。
金牌司儀郭志軍的觀點則更為直接,他說,現(xiàn)在的婚禮中,“隨份子”已漸漸失去了本意而成為一種變相攀比,成為一種“陋習”。
而對此,一些市民也表達了厭倦之情。在省城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聶先生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連續(xù)參加了3場婚禮,“一個月也就賺1000多元錢,‘隨份子’一下隨出了大半,這個月的生活費都要成問題。”
(記者 石念軍 實習生 葛蕾)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