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元造一個膠州灣模型
占地6畝,可為今后海灣的保護與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晚報訊 由省人大常委會等組織的“齊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昨天在我市的膠州灣開始了采訪,本次環保世紀行主要考察膠州灣、萊州灣和黃河口“
兩灣一口”的環境整治工作。記者從昨天的活動中獲悉,今年我市將投資1000萬元建設一處膠州灣大比例尺物理模型,為今后在保護的前提下的開發和利用膠州灣提供科學的依據。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趙澤斌局長介紹,近年來,由于開發海洋的熱潮和陸地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沿岸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膠州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境和生態壓力,膠州灣海域面積不斷縮小,自凈能力減弱,膠州灣日益嚴峻的生態形勢已引起了社會和全民的廣泛關注。去年初的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關于切實加強膠州灣水域及近海岸線保護議案》被確定為大會的惟一議案。我市提出了“兩控制、一治理”的舉措,控制填海、控制污染,治理膠州灣已經形成的污染。
為了取得科學的數據,我市決定在膠州灣底部的紅島區域建設一處膠州灣的物理模型,模擬膠州灣的地下和周邊環境情況,今年所有的項目將先在此物理模型中進行試驗,取得數據并經過論證后再決定是否實施。據介紹,該模型占地面積為6畝。
趙澤斌說,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對于海灣來說,填海項目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是海域面積的減少,更重要的是改變地形后,水動力發生變化,影響海水循環,容易形成沉積區,影響整個灣區的生態環境。因此,每一個項目都需要科學和縝密的態度。(記者蘆智峰)
■相關鏈接
膠州灣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膠州灣綜合整治工程啟動后,我市制定了實施方案,力爭實現膠州灣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利用,綜合整治工程總體實施方案計劃在明年5月底完成。主要包括編制膠州灣保護和利用規劃、建立大比例物理模型、制定膠州灣填海項目審批程序、加快膠州灣污染治理步伐、選址和建設膠州灣濱海濕地特別保護區、完善膠州灣環境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等。最終使膠州灣可持續利用能力得到恢復、海洋產業布局趨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