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把握“資金—新品—市場”鏈條
實現超越
2006年第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銷量穩步增長,銷售規模達到2238萬臺,比上季度增長7.32%。五一“黃金周”國產手機聯想、海爾等品牌靠其良好的產品定位獲得良好的銷售業績,讓眾多國外手機巨頭刮目相看。06年外資品牌大肆進軍中國手機低端市場,對此國產手機也不甘示弱,推出多款低價機來應對市場的變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記者從通信行業專家處了解到,2006年以后國產品牌將于洋品牌進入“相持階段”,并有超越之勢。
五一“黃金周”,聯想手機表示僅五一當天就出貨19萬部,海爾手機表示其M260快客手機超過洋品牌獲得上海市場總出貨量第二的佳績。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采訪了海爾手機負責人,據了解,海爾手機的這一成績主要是得益于較好的“資金流控制”,杜絕庫存、加快新品的產出、明確產品定位。
健康的資金流動給企業“充血”
其實,“資金流”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就如同血液和人體的關系,沒有良好資金鏈的企業,就如同一個造血功能喪失的病人。回想一下,無論是波導從老大位置上掉下,還是南方高科、南京熊貓崩盤,大部分隕落的國產手機廠商并非“常規”死亡,而是死于“貧血”。企業只有進行良好的資金循環才能夠有更大的生存空間。DELL始終把“直銷直發”作為企業生存的命脈,而且隨著信息和網絡的發展更進一步的加強,這是保證良好“資金流”的最好辦法。海爾集團自2005年中旬開始也加大“直銷直發”的控制,從而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庫存資金占用,從而實現了健康的資金流動,這也就相當于企業有了健康的血液。
良好的庫存控制“助產”新品
良好的資金流控制加快了新品的產出速度。以下是06年第一季度各廠家推出新品數量:
序號 |
品牌 |
新品數量 |
1 |
諾基亞 |
18 |
2 |
摩托羅拉 |
10 |
3 |
三星 |
18 |
4 |
索愛 |
16 |
5 |
波導 |
8 |
6 |
聯想 |
10 |
7 |
海爾 |
14 |
8 |
夏新 |
8 |
9 |
TCL |
4 |
從第一季度各手機廠家新品推出數量看,國產手機中,海爾推出14款名列第一,僅次于索愛,位居第四的位置,聯想推出10款,位居第五。海爾、聯想在第一季度推出新品數量與國外品牌相當,這主要得益于安全的庫存控制和較強的研發實力。
記者從海爾手機內部獲悉,海爾集團最近從其香港上市公司回購了手機制造業務,給海爾手機更大的主動權,有利于海爾手機的統一控制,資金流動更加健康快速。
市場是檢驗產品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據悉,海爾手機在印度創下日銷5萬臺的紀錄,在五一期間,獲得單型號銷量亞軍,這都驗證了其產品的成功。
滿足顧客需求的定位讓顧客滿意
其實,只有滿足顧客需求才能獲得成功。抓住顧客需求及維持顧客滿意度的最好方法是,將產品的定位置身于客戶角度考慮。但是在手機行業能夠切身為客戶著想的企業少之又少。手機業可以當作一個寓言故事來講:故事開始的時候,一群聰明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發明了手機。手機很厲害,能夠不用連線就可以通話,后來科學家不斷的完善這一杰作,手機便誕生了。手機的誕生開始的時候并沒有考慮顧客怎么認為,而是科學家為了追求創新的一種發明而已。同樣,顧客也為了能獲得這一高科技新鮮事物而倍感自豪。然而,故事發展下去的結果是,手機普遍在顧客手中使用,顧客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廠家們還是保持著一貫的思維—技術創造產品。這完全違背了最基本的營銷學原理,把顧客需求拋到了腦后,從而造成了顧客和產品的脫節。
下面再看國產各品牌的定位:
序號 |
品牌 |
定位 |
1 |
聯想 |
快樂 |
2 |
海爾 |
快客 |
3 |
夏新 |
無 |
4 |
波導 |
無 |
5 |
TCL |
無 |
聯想的快樂定位主要針對目前消費者對娛樂的需求,而海爾的快客定位主要是解決手機多媒體功能帶來的弊端——慢的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海爾手機技術部負責人:海爾手機自2005年10月以來,針對消費者對手機速度的抱怨,推出了快客系列手機,解決了消費者的對手機速度的要求。立足于消費者需求的定位是海爾手機獲得消費者認可的主要原因。
健康的資金流、快速推出新品、以及切合消費者的品牌和產品定位,這讓中國手機企業更加有實力超越洋品牌,同時這也是產品在市場上獲勝的一個良性循環“資金流—新品—市場”,把握好這個循環,就能夠獲得手機市場的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