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龍審計結果曝光 凈資產可能為負數
農歷去年年末之時,來自海信方面的科龍新總裁湯業國曾向記者表示,海信收購科龍的事情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內就會有最終的結果。一個多月之后,有關科龍凈資產審計報
告的消息果然逐漸浮出水面。
根據相關傳聞,科龍真實的凈資產很可能為負數,這意味著海信最終很可能以一個驚人的低價入主科龍。
科龍凈資產不會高于-4億?
據業內傳聞稱,根據格林柯爾和海信共同聘請的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提交給雙方的審計報告。截至2005年8月31日,對可以確認的事項進行調整后,科龍的凈資產為5.28億元,還有10多項保留意見沒有進行調整。但這10多項保留意見涉及金額巨大,除有一項可能是增值因素外,其他均是減值因素,其中僅顧雛軍侵占科龍資金5.92億元和沒有實物的固定資產2億元兩項就達近8億元之巨,估計第四季度科龍仍會發生較大虧損,按此推算,科龍2005年末真實的凈資產將不會高于-4億元。
消息同時稱,除去顧雛軍侵占的巨額資金外,審計結果還透露其他十幾條會導致凈資產減少的減值因素,包括有10億元左右應收賬款無法對賬;境外子公司有上億元存貨可能已全部損失;截至2005年8月31日有金額為10多億元的逾期貸款;還有150項訴訟事項,涉及金額高達8億元。
海信或是報告收益者
就傳聞中審計報告的結果,記者昨日致電海信和科龍方面,但雙方均不愿作出正面回應。海信集團一位副總裁向記者表示,在目前這樣的敏感時期,即使他知道審計結果也不便向記者透露,對于審計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也不便作出評論。
有業內人士認為,海信此時不愿就結果表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最能從這一審計報告中得益的可能正是收購方海信。
根據海信與格林柯爾當初達成的協議,雙方按照科龍電器2005年半年報為基本依據,擬定轉讓價格為每股3.432元,價款總額9億元人民幣,首付5億元人民幣。同時雙方共同聘請會計師按基準日(2005年8月31日)進行全面審計,雙方根據審計結果確認的公司凈資產與基準日的賬面凈資產的差額的26.43%調整轉讓價款余額。
據科龍電器2005年半年報顯示,截止報告期科龍電器的每股凈資產為2.2305元,調整后每股凈資產為2.187元。
該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審計報告屬實,原來的收購價格將需要大幅下調,海信即使不能實現零價格收購,收購價格也將很低。同時可以把科龍之前的虧損全都歸到顧雛軍身上,海信領導下的新科龍可以輕裝上陣,這種手法和當初顧雛軍入主科龍時“給科龍洗個大澡”的做法其實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本報記者
朱健 戴遠程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