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里的一位小學生回頭喊了一聲“爸爸,我渴了”,
后面的一位男子便立刻走上前去,順手送上一瓶飲料。
孩子前面在公共場所撿拾垃圾,孩子家長則在后面提著食物和水緊緊跟隨、時時照顧孩子。今天上午,幾十個學雷鋒的孩子后面出現了緊隨的一隊提著大包小包的家長隊伍。對于這樣的照顧,陪同的家
長覺得陪陪孩子并無不妥,不過不少路人認為,孩子學雷鋒,家長是否應該讓他們多一點獨立空間?
今天上午,在植物園,省城一所小學的幾十名小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撿拾垃圾。這些低年級的小學生們一手拿方便袋,一手拿夾垃圾的長“筷子”,撿拾著草坪上的各類垃圾,童稚的小臉上滿是雀躍與興奮。記者了解,今天是“學雷鋒日”,這所學校特意組織了小學生們外出,在勞動中親身體驗志愿服務的意義。
在小學生隊伍后面,記者卻注意到,不少成年人緊隨其后,手里拎著一袋子的食物和礦泉水。通過了解得知,這些人是隊伍中部分小學生的家長,今天是禮拜天不上班,特意來陪孩子。十點多的時候,小學生們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隊伍里的一位小學生回頭喊了一聲“爸爸,我渴了”,后面的一位男子便立刻走上前去,順手送上一瓶飲料。據記者觀察,不少家長這次是“專程”來照顧孩子的,只要隊伍里孩子一有要求,后面的家長就會立即迎上去。
對于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多數家長感覺并沒有什么不妥。不少家長告訴記者,今天是禮拜天,自己送孩子來植物園學雷鋒,反正自己也休假,能夠順便照顧一下孩子。“即使有老師跟著,可我覺得還是不放心。現在孩子嬌貴著呢,不跟著照顧一下哪行啊?”一位家長表示,照顧的同時也能幫孩子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不少路人對此卻有不少異議。多位在植物園游覽的市民同記者交談中反映,既然孩子在今天這樣特殊的日子外出跟著老師,家長就不應該跟在后面這樣照顧,在放手鍛煉孩子的同時,家長也應該多給孩子一點獨立空間。一位正在游園的山大學生則告訴記者,家長的擔心與用意可以理解,如果送孩子集合后在一邊等候,或者等活動結束后再陪孩子的話效果會好些。(記者 任鵬)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