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日電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3日上午召開記者招待會,就6日起在北京舉行的中日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政府間磋商表示,希望中日兩國能共同開發東海油田。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麻生表示:“(共同開發)經費會有很大不同。從經濟合理性的角度來說,大概(中方也)會認為共同開發是最好的吧。”
中國外
交部發言人秦剛2日宣布,中日第四輪東海問題磋商將于3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
中日東海問題磋商已經舉行了3輪。前兩輪分別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在北京舉行。第三輪于2005年9月30日至10月1日在東京舉行。雙方就東海劃界談判和資源開發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應從中日關系大局出發,認真探討在東海共同開發的可能性,并沿著這一方向作出積極努力。
茫茫東海有什么?
東海大陸架位于中、日、韓三國之間,是中國大陸領土的自然延伸。東海大陸架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產、石油、天然氣以及稀有礦產資源。近年來,我國東海油氣勘探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勘探人員先后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發現了平湖、春曉、殘雪、斷橋、天外天等7個油氣田和一批含油氣構造。豐富的海底資源對臨近的日本來說無異于一塊靠近嘴邊的肥肉,自然分外眼紅,早就試圖從中分一杯羹。
中日東海之爭:
中國立場:應該遵循“大陸架自然延伸”的原則
東海是中日韓三國環繞的一個半封閉的海域,該海域的大陸架是中國大陸的自然延伸。因此,它雖處于中日韓三國之間,但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76條對“大陸架”的定議,廣闊而平緩的東海大陸架,是中國大陸水下領域的自然延伸,原則上可以一直伸展到到水深2500米的切斷面為止。所以,根據聯合國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定義,中國的領土可直達沖繩島附近的深海槽為止。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中日間專屬經濟區的劃分應該遵循“大陸架自然延伸”的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兩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分界線應在沖繩。
日本立場:主張以“中間線”原則來定界
日本不同意用“大陸架”定義來劃分中日海界,而主張以“中間線”原則來定界。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規定沿海國家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海域。由于東海海域最寬之處只有360海里,如果中日都堅持要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勢必因互相重疊而爭執不下。
春曉油田事件:
2003年5月,日本發現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在東海海域興建春曉油田的開采設施,由于地點距離日本政府方面主張的“日中中間線”只有5公里,引起日本強烈不滿,提出抗議。日方認為,這一海域的海底資源有可能跨越“中間線”延續到日本一側,擔心中方將進行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會涉及日本一側的海底資源。
不過中國堅稱,春曉油田并不位于日本海域,拒絕提供油田開發的相關資料給日本,而且不理會日本一再抗議。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