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行自愿婚檢后,北京婚檢率大幅下降 |

|
為了個人和整個社會,專家呼吁 新人們一定要做婚檢
|

|
一項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強制婚檢取消的情況下,城鄉居民進行婚檢的意愿較高(70%);而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婚檢率不足10%,這意味著很多愿意婚檢的人,實際上并沒有去接受檢查。嫌婚檢麻煩(23.5%)和害怕暴露隱私(17.6%)是阻礙婚檢的重要原因
|
2005年12月份,湖北省宣布從2006年起全面實行免費婚檢。在此前后,青島、上海、深圳、福建等地也已開始或正在著手將免費婚檢納入公共衛生體系。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新的婚檢制度,計劃實行政府“埋單”的婚檢新政策,衛生部醞釀已久的“孕前保健方法草案”已經在河北等地試點……政府埋單,究竟能不能拯救婚檢?
■調查
5%全國婚檢率大幅下滑
被譽為2003年最人性化法規之一的《新婚姻登記條例》當年10月正式實施,第一次沒有把婚前健康檢查作為結婚登記的前提條件。婚檢不再作為強制規定,宣告了我國婚檢制度從強制走向自愿。取消強制婚檢簡化了婚姻登記手續,解決了當年搭車收費的問題。然而,這項以人為本的舉措,在給新人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卻給社會帶來了隱憂。
記者從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2003年國慶節期間,全市70對新人領取結婚證,但無一人去婚檢。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有25300余對新人登記結婚,但參加自愿婚檢的僅400多對,婚檢率僅為1.77%。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婚檢率也大幅下滑,由《新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前的99%下降到了5%左右。
武漢一位在婦幼保健院婚檢科工作的醫務人員感嘆,婚檢自愿后,已料到婚檢人數會減少,但沒想到這么少。
青島出生缺陷率達4.27‰
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局了解到,自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后,婚檢由“強制”變為“自愿”,島城的婚檢率猛然跌至谷底。2004年1-9月份,全市婦幼保健機構共接受婚檢者約為1469人,婚檢率不到3%,遠遠低于此前我市90%以上的婚檢率,出生缺陷率則達到4.27‰。
“后遺癥”很快顯現出來,2005年上半年,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曾接診了一名先天性的“梅毒兒”,經了解,孩子父親婚前就感染了梅毒,沒有婚檢就結婚,婚后傳染給孩子母親,然后由母親通過妊娠感染孩子。記者聶向鋒
■警示
多個城市發現梅毒嬰兒
據統計,國家取消婚檢前,哈爾濱市婚檢率為100%,取消后婚檢率下降了97%,只有3%的人自愿接受婚前檢查。婚檢率下降帶來的后果已經向人們亮起了“紅燈”。精神疾病、先天性遺傳疾病、性病、染色體疾病等發生率明顯上升。為此,當地人大代表建議哈爾濱市在全國開先河,恢復婚前強制婚檢。
據哈爾濱市第七醫院婦產科袁玉杰主任介紹,去年以來,該院新生兒中不僅出現多名先天性遺傳病嬰,還接生了兩名梅毒嬰兒。此外,青島、南京、深圳等城市也都先后發現了梅毒嬰兒。
■爭論
拯救婚檢刻不容緩 恢復強制婚檢行不通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過去國家實行強制婚檢,婚檢成了一些部門斂財的機會,而檢查往往流于形式,使一些人形成了一種“婚檢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思維定勢。有專家認為,拯救婚檢,單靠政府“埋單”是不夠的,走回頭路恢復“強制婚檢”也行不通。
有必要采取硬措施
“在目前市民的自覺婚檢意識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必要采取一些硬措施。”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陳忠認為,可以要求市民在婚姻登記之前,提供有效的健康證明,便于對市民進行婚前保健服務,建立婚檢—孕期—產時—產后“鏈條式”服務檔案。
婚檢部門提高服務質量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運清認為,婚檢是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現階段還是應該用規范的法律、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約束,體現在婚姻法中,應將現有法律法規統一起來,不留“真空”。婚檢相關部門要提高服務質量,做到人性化服務,使新人覺得婚檢物有所值。本版除屬名外均據《中國青年報》整理
撥款25萬免費婚檢
嶗山區婚檢率過半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嶗山區從去年5月就在全國率先推出政府掏錢為新人施行免費婚檢,每年由區財政撥款25萬元專項資金。
半年過后,免費婚檢并未帶來門庭若市的情況,婚檢率只是略有提升。但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這一情況到去年11月時有了明顯改觀,嶗山區自愿婚檢率達到59.7%。去年5月,李滄區也啟動免費婚檢,在實施的第一個月,李滄區的婚檢率直線上升,達到了27.5%。記者聶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