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保稅區在“保稅物流園區”開始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把爭創“保稅港區”和加強專業市場建設作為新一年的重要突破點,以不斷擴大青島保稅區功能、政策的輻射范圍和輻射力度。
據悉,在青島保稅區2006年提出的深入推進一項指導性工作、三項戰略性重點工作、三項基礎性工作、三項突破性工作的
“1333工程”中,一項引人注目的工作目標是,加快港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一體化建設,爭創包括全部前灣新港區在內的區港一體化的“保稅港區”。目前,以爭取設立這種保稅港區、建設自由貿易區為最高層次、最高發展形式的規劃正在進行中,以爭取盡快完成“青島保稅港區”申報方案并向國家申報,爭取國務院聯合驗收組盡快對青島保稅港區完成實地評估。據了解,年內前灣招商國際碼頭一期兩個集裝箱泊位將有可能投產,示范性地實現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和配套集裝箱碼頭的無縫連接。
這一新的發展目標,將在目前青島保稅區發展的良好基礎上,形成原有的保稅區、剛剛開始運營的保稅物流園區,已建和在建的前灣港區,以及周邊腹地的保稅區分區、區外園區等多區聯動發展的新格局,大大強化青島港區的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四大功能,增強保稅區貿易、貨物集散等輻射能力,實現對外開放的跨越式發展。
在這一戰略框架下,保稅區將圍繞“形態開發高標準、服務管理高效率、項目引進高層次、企業經營高效益”的目標,完善配套青島保稅物流園區相關政策,重點發展壯大區內物流企業,形成集聚效應,提高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為青島、山東及沿黃流域提供強大的物流支撐體系。為此,將重點招引從事國際商品采購、配送及分揀、分銷的跨國采購中心,從事國際中轉、快速集拼和國際聯合快運業務的國際航運集團,從事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現代物流服務和臨港增值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廣泛延攬客戶,搞好項目跟蹤,爭取與園區簽訂合作意向書的馬士基、鐵行渣華等10余家船務公司及第三方物流企業入區經營。
與此同時,保稅區今年還將推動要素市場建設,打造國際物流發展載體。以創建國際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橡膠、礦權、棉花、建材、礦產、紙漿等要素綜合市場體系為目標,重點建設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青島礦權交易所、青島保稅區棉花交易市場三個市場,發展現代服務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推動區域物流中心建設。要把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建設成為進口天然橡膠的定價中心和交易中心及中國最具特色、世界知名的國際化交易市場;發展礦產交易所,建設中國礦業資本市場,打造中國第一家常年礦權交易和礦業資本的運營平臺,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礦業資本市場,推動全國首家“礦權交易所”的運營;發揮棉花占全國進出口量40%以上的優勢,以進口棉為依托,以開展棉花現貨交易為重點,通過業務的逐步開展,完善市場配套功能,促使保稅區成為棉花國際分撥中心。
(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