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吃包住,不扣工資。 ———由于春節后“民工荒”愈演愈烈,浙江義烏一家企業打出了這樣的招聘啟事。
●能把好孩子教好的并不一定是好老師(學校),能把不同的孩子都教好才算是好老師(學校)。只有當所有的學校都做到“不選擇學生”,當
所有學校都能“把不同的孩子教好”時,我們才算真正實現了均衡教育。 ———清華大學教授史靜寰撰文指出。
●目前市場上鼓吹2006年是住房消費年,希望通過住房消費來帶動國內消費。在國內房地產市場高房價時,把民眾趕入房地產市場,這樣做的唯一結果可能只是大規模將民眾推入高負債的火坑。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認為。
●一些十來歲的孩子,滿腦子要賺大錢。學習成績、鋼琴考級、小干部評選,在他們眼里都是工具,一個以后可以帶來成功、可以讓他們成為社會強者的工具,包括我們這些老師對他們來說有時候好像也是如此。
———上海一位中學老師說,孩子們越來越懂得成人世界的規則。
●高一分錢他們都會跳槽的,因為工人覺得,一件差一分錢,一天下來就能差出幾元錢。要是發現某個廠條件好、工資高、有活兒做的話,他就會馬上介紹他的朋友都過來。
———廣東省東莞市一家工廠的老板說。現在,工人的辭工和跳槽已成了珠三角地區老板們的一大心病。
●女生贏了男生,碩士贏了博士。——新近出版的復旦大學畢業生就業白皮書中提到,該校2005屆畢業生在去年的就業市場上“比拼”的結果是:女生的就業率要高出男生近5個百分點,而博士生的期望薪水與實際薪水則相差近3000元,低于碩士生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