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自己賣的面條吃起來更筋道,不法商販居然將化工原料硼砂摻入其中。昨天,國家工商總局通報,北京市工商局近期針對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事件展開了突擊抽檢,涉及面條、掛面、餃子皮、貓耳朵、粽子樣本共計2288個,合格率達到98.65%,查處“硼砂面條”、“硼砂粽子”30多起。
■沒有異味很難發
現
昨天,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添加了硼砂的食品從外觀看不出來,吃起來除了更筋道外,也沒有異味,很難發現。自去年7月份市食品辦在抽檢時首次發現此現象后,專門添加了100多套快速檢測設備,最快幾分鐘就能檢出。去年,在全市對“硼砂面條”、“硼砂粽子”進行的專項打擊中,查處30多起案件。
■普通大米“變成”江米
據介紹,這些不法商販均出自城鄉結合部的加工作坊。黑心商販在面條中添加硼砂,使面條變得更筋道;在制作粽子時加入硼砂,使粽子不粘粽葉并增加彈性;加入硼砂后用普通大米磨成的元宵粉,也像江米一樣黏,從而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硼砂是一種化工原料,多用在陶瓷、玻璃等產品的制造中,我國明令禁止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酸性的硼砂在進入胃部之后會刺激胃酸分泌,嚴重的會刺激人的胃部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一旦發現嚴厲處罰
市工商部門表示,黑心攤販將硼砂摻入食品的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一旦發現將吊銷執照,做出嚴厲處罰。下一步,執法人員將不斷加大市場監測力度和檢驗范圍,同時提醒商場、超市在進貨時,一定要向生產廠家索取檢驗報告單。
另外,國家工商總局的通報顯示,全國春節食品市場平穩有序,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工商總局組織對油炸食品和食醋的質量進行了監測,88組油炸小食品經監測各項指標均合格的73組,合格率為83%;80批次的食醋共有70批次質量合格,監測合格率為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