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節目一則關于“天價醫療費”的報道,引起舉國關注。
該報道詳述了患者翁家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稱哈醫大二院)的醫療費糾紛,歷數醫院過度收費、管理混亂和過度治療等行徑。經過幾輪密集追蹤報道,此事因花費總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天價,成為200
5年影響最大的醫療糾紛案。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此一事件正是一起黑心醫院榨取無辜病患的超常惡性事件。以此為典型,反觀中國醫療業之全局,則醫患矛盾大有激化之勢。
調查顯示,這起罕見的“天價醫療費事件”極為復雜。問題之發生,固然暴露了有關醫院管理諸方面的重大弊端,也昭顯了病人家屬以“錢權之勢”影響和主導醫療過程之嚴重后果;特別是因身染絕癥的患者當時已經不幸處于終末期,大量動用寶貴的醫療資源搶救,更涉及國人目前還接觸較少的醫學倫理問題。
患者病況
2005年6月1日,哈醫大二院的心外ICU病房,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心外ICU全稱心臟監護ICU,主要接收心臟外科手術術后患者。通常病人只需從同在外科樓的心外科手術室轉入即可。但今天這位病人卻來自位于住院二部的高干病房。
當天的轉科過程盛況空前。兩棟樓之間僅200米長的小路上,加長的林肯車和數輛奔馳、奧迪車,分別把路口封鎖。幾十名身穿統一制服的保安站在從高干病房到ICU大門的兩側,以清出道路。病人抬入急救車后,一路無阻地進入了ICU病房。
數百人目睹了這場盛大的轉科!昂枚嗳伺吭诖翱诳,咱們哈醫大二院建院以來也沒有見過這陣勢啊!蹦繐粽呋貞浾f。
哈醫大二院是黑龍江省首屈一指的三級甲等醫院,建院已有50年歷史。盡管位于中國北方一個省會城市,卻因其50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醫院,享有絕佳的住院條件。
盡管如此,如此“排場”的轉科行動,在這家龐大規模的醫院也屬盛況空前,以至于很長時間來人們津津樂道于患者家屬之豪闊出手,并紛紛揣測患者之莫測來歷。
這位患者就是哈爾濱鍋爐中學離休教師翁文輝。75歲的翁文輝2005年5月16日進入哈醫大二院高干病房治療,半個月后的6月1日,轉入心外科ICU病房,8月6日凌晨2點搶救無效去世。
“他不僅僅是惡性淋巴瘤!碑敃r負責主治翁文輝的醫生說,翁文輝所患的淋巴瘤是非何杰金氏的。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淋巴瘤,“發現就是晚期,治愈率非常低!
除此之外,翁老先生還患有常年慢性支氣管哮喘,演變成嚴重的肺心病,經常出現呼吸困難。
住進ICU
翁老先生并不屬于通常心臟外科ICU收治病人的范圍。
ICU,即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是針對重癥病人實施治療和搶救的病房。據我國危重癥專家、北京復興醫院院長席修明介紹,ICU病房收治的病人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急性臟器功能衰竭,二是短期可能出現多器官衰竭,三是手術后恢復!耙话阍贗CU時間很短,也就幾個小時或者半天!毕f。
據了解,哈醫大二院ICU病房主任于玲范最初并不同意病人轉入。在其親筆所寫的《關于翁文輝住院有關情況的說明》中,于表示,她曾于5月20日拒絕過此提議,理由是心外ICU“缺乏對這種晚期腫瘤患者、尤其是伴有這種危重癥的治療經驗,可以說從來就沒治過。而且腫瘤晚期的患者也不是ICU的適應癥”。
然而,最終是翁強所請專家的意見發揮了作用。6月1日凌晨2點,北京專家打電話給哈醫大二院的醫務科副科長王景璐,建議將翁文輝轉入心外ICU監護病房。
當天早上6點,于玲范接到了王景璐的通知。當天上午10點左右,翁文輝在數十名保安的護送下被轉入心外ICU病房。
超級會診隊伍
“翁文輝那兒是ICU的一個小特區!币晃唤咏l生部調查組的權威人士如是說。
在只有12張病床的ICU中,翁老先生占據了僅有的兩單間之一,并且得到了一般人望塵莫及的治療待遇———由全國頂級專家為其會診和制訂治療方案。
住進ICU的當天下午,即進行了首次會診,包括三名外請專家———朝陽醫院的院長王辰、呼吸科ICU主任曹志新以及護理部主任李春燕。在家屬在場的情況下,由王辰全面分析病情和預后。
記者輾轉獲得了一份住院期間會診專家的名單。名單上薈萃了腫瘤科、ICU、外科、血液科、營養學等各方面的著名專家。其中包括朝陽醫院院長王辰、外科ICU主任陳惠德、呼吸科主任曹志新等九位醫生,以及ICU護士長和護士;還有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石遠凱、解放軍總醫院血液科主任樓方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克曉燕、哈爾濱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馬軍等。
其中,王辰等專家多次前來會診。全國危重癥專家、朝陽醫院外科ICU主任陳惠德更長駐哈爾濱,組織、主持病人的搶救工作;不僅調去科里的其他大夫,還帶上了ICU護士長和護士。翁文輝主治醫師王雪原于9月5日遞交哈醫大二院調查組的說明材料更顯示,從7月10日至8月6日,陳惠德長駐哈爾濱近月,直到翁老先生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