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電子競技俱樂部里上網的未成年人。 |
容許未成年人上網
網絡安全難以保證“電子競技”掛羊頭賣狗肉
網吧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這已經是深入人心的一條規矩,可近期本報接連接到多起市民舉報,在寒假期間,他們的孩子癡迷于一些名為電子競技俱樂部的“網吧”上網玩游戲,甚至看不健康的網絡電影和圖片。可向文化部門投訴后,卻發現這些電子競技俱樂部其實并不是“網吧”,不屬于文化部門管轄。不是網吧為何卻像網吧一樣經營,記者就這一情況展開調查后發現,這些在民政、體育部門注冊的民間組織名為“電子競技”,卻往往為市民提供的是和網吧一樣的互聯網接入服務,與網吧不同,他們缺乏的是有效的監管。
實地探訪
掛著電子競技門頭的“網吧”
記者日前來到了閩江路的一家掛著電子競技門頭的營業場所探訪,記者在網吧門口觀察了一段時間,看到多名看起來只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進進出出,有的身上還背著書包,穿著校服,記者隨機問了幾個面帶稚氣的男孩子,在這里上網方便嗎?作為未成年人是不是不應該進網吧,他們卻回答:“這里是電子競技俱樂部,不是網吧。”
記者進入這家“俱樂部”,發現里面的陳設和布置與一般的網吧別無二致,電腦屏幕上幾乎都是游戲場面和上網聊天的畫面,正在上網的人中有不少未成年人,他們大都神色緊張地盯著電腦屏幕,旁若無人,記者在一臺機器上發現可以連接互聯網,電腦里面裝置有網絡游戲內容和上網聊天的記錄,而且記者從吧臺了解到,這里收費和上網的“規矩”和網吧一模一樣。
主管部門
“電子競技”也不應接納未成年人
記者從市體育總會和青島市民間組織管理局了解到,辦理電子競技俱樂部和其他民辦非企業單位體育俱樂部一樣到青島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和體育總會進行審查和辦理,設立相關要求是不得在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設立,禁止接納未成年人進入,每年必須參加由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和市體育總會的年檢工作。而電子競技俱樂部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屬于非盈利機構,電子競技俱樂部核準的經營范圍是提供電子競技、電子培訓、比賽交流等服務,嚴格禁止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
現狀投訴舉報渠道不暢
電子競技俱樂部從事以盈利為目的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甚至提供超出其業務范圍的其他服務都屬于超范圍行為。作為其主管部門的民政和體育總會應當依照規定對其進行查處。
可記者從文化部門了解到,作為網吧行業的業務主管各級文化部門已經多次接到關于電子競技俱樂部違規經營舉報,但職能所限,他們不能對其這種違規經營行為進行查處。但電子競技俱樂部普遍沒有安裝網絡安全監控管理軟件、網絡運營監控管理軟件,缺乏網絡安全的有效維護,同時各項安全、消防設施也不像正規網吧那樣完善。而與此同時,體育總會和民間組織管理局作為電子競技的業務主管部門和發證登記機關,市民和社會對其了解不多,造成舉報查處渠道不暢。記者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