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里面是有許多疑點和漏洞的,只是當時房子實在太搶手,許多投資者根本沒時間去思考或者從一些可能實現的合法渠道去調查。”她說。
一項物業,兩套班子?
2005年1月的冬天,在炙熱房價的烘烤下,人們買房子做決定的過程比買菜還要快。
林玲在上海某一房產中介
處得知上海徐家匯華亭賓館隔壁,宜家家居斜對面,有一個叫做“生活家廣場”商鋪在銷售。據悉,這家定位于與宜家家居媲美的軟裝潢裝飾城商鋪一共四層,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共分割為400多個鋪位,價格比同地區的其他商鋪略有競爭力。
林玲立即興沖沖來到位于凱旋路3580號的生活家廣場。
“來到售樓處,我就感覺到不對勁。”林玲告訴記者。
售樓處就在生活家廣場的旁邊,售樓處的各種布藝、裝潢、擺設無不顯示出銷售商,也是今后的經營商——上海生活家投資有限公司——對家居軟裝潢的獨特品位。
但是,一張貼在售樓處玻璃門的小布告卻引起了林玲的注意。
布告上寫著:“今亭公司從未授權任何公司代收房款。房款務請直接交付今亭公司。”
“第一感覺就是怪怪的,但又說不出什么道理,感覺這家商鋪的購買者曾被人騙過。”有了這份戒心,林玲對生活家廣場的商鋪的詢問格外仔細。
接著,一位西裝筆挺的先生走過來,遞上“上海今亭房地產公司”名片,并對林玲表示“商鋪的權利人是今亭房地產公司,目前商鋪已銷售一空”。
正當林玲略有失望地走到售樓處外面時,一位女士從售樓處跑了出來。
“如果你有興趣,我們內部還有一些房子是原先購買者退出來的,你可以看看。”這位女士遞上的名片是“上海生活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她領著林玲現場參觀、介紹了隔壁的商鋪。
“中國要開一個前所未有的旗艦店,要闖開中國國內市場軟裝潢的大門,我們做的就是宜家模式。”這位女士號稱。
為什么同一售樓處有兩撥人馬?為什么門上有奇怪的布告?繁華地段、2.5萬元/平方米價格、即將完工的商鋪,和斜對面豎立引領時尚的宜家家居——種種信息均夾雜在林玲的腦海中。
林玲小心翼翼地向這位上海生活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女士表達了上述的疑惑。
“商鋪的確是今亭房產的,我們是銷售商,也是未來商鋪的經營商。”據這位女士介紹,“上海生活家公司是為該商鋪經營而設立的項目公司,真正老板是上海西盟投資有限公司的方衛軍,他想做中國最好的軟裝潢業態。而以前的確有些業主被騙子騙過,現在問題已解決了。”
這樣一來,林玲似乎放心了一些。
從產權著手
據介紹,經營者生活家公司打出“包租10年、每年8%-10%回報率”的廣告,同時還承諾:10年后,將按房價的130%進行回購。如果經營不善,生活家公司拖延了租金交付期,到時候就會有擔保公司——上海申融投擔保有限公司——來負責繼續支付。
“這個協議,好比天上掉下的餡餅,不僅回報率高而且10年后還答應回購。”林玲感嘆。一套總價60多萬元的商鋪,首付只要20余萬,可頭3年業主就可以坐收租金近16萬。
這意味著業主每年得到8%到10%的租金回報。業主只要付40%的房款,就可以不付任何錢,還可以還銀行貸款。
在這個協議令所有投資者瘋狂之余,卻引起了林玲的進一步懷疑。“生活家公司與西盟投資有限公司10年后還會存在嗎?”
既然西盟投資有限公司如此對該商鋪有信心,并愿意10年后回購,那么為什么不直接從今亭房產買過商鋪整個樓,自己經營呢?
那位女士稱:“目前,西盟投資資金不夠買下整個商鋪,不過,按照徐匯區房地產局的有關規定,自己已掏錢買了一部分商鋪。現在向銀行借錢也較難,8%左右支付的業主回報,幾乎與10年期的貸款利率等同。因此,我們定下了這種經營模式。”
據悉,上海西盟打造生活家商鋪的地方不止徐家匯一處,普陀區和浦東新區都有生活家連鎖商鋪在建。
資金鏈條緊張與大規模擴張,不僅沒有消除林玲的疑惑,使得她更為緊張和擔憂。
于是,林玲決定首先要明晰一下產權,到徐匯區房地產中心去調查一下,該房子是否可賣,真正權利人是誰?
1月22日,徐匯區房地產中心給林玲的結果是商鋪權利人是上海今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屬于分割后的可售樓盤。但是,可疑的是在登記資料中,只顯示“3樓和地下一樓的部分商鋪已辦理過戶手續,而理應銷售一空的一樓、二樓均沒有顯示。
這與一開始,今亭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那位先生“商鋪已銷售一空”與生活家項目公司那位女士“只有一些老業主轉出來的商鋪”有明顯不符。
其次,要調查上海西盟是否有實力經營好生活家商鋪。林玲撥通了上海西盟投資公司董事長方衛軍的電話。
電話那頭,方表示:“上海西盟涉足過不少房地產項目,但經營軟裝潢業態是第一回。啟動資金問題,公司也在抓緊解決。”
第一次做商業,一下子在上海開三個連鎖生活家商鋪,資金比較緊張,種種判斷讓林玲相信“即使商鋪的產權過戶沒貓膩,但是方衛軍沒有很好的團隊去經營,作為業主,同樣拿不到回報,分割式的商鋪也不像住宅樓那樣,它絕對不容易轉讓”。
忙了一個月,面對一些難以釋懷的風險,林玲最終決定不投資生活家商鋪,“我畢竟是普通投資者,有些地方不可能全部搞明白”。
大半年之后,林玲看了電視才知道,生活家真的出事了。方衛軍跑了,而整個樓盤的銷售過程,有可能是一個精心設置的陷阱。
王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