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仔細檢查了一條距今3.7億年的化石魚后,科學家說,我們的耳朵也許是作為一個呼吸的管子開始它的進化旅程的。
現今生物的復雜感官,其在遠古祖先中的對應結構,也許是用來從事完全不同的工作,此種現象總是激起進化生物學家的強烈興趣。例如,轉變成為耳朵的骨質結構,在遠古魚類中主要起到一個
結構上的功能,用以支撐頰和頜。它們到底怎樣轉換成為聽覺器官,仍然有幾分神秘。
耳朵是一個相對容易研究的器官,它演化的骨骼成為化石而得以保留,生物體中另外一些特化器官的軟組織如眼睛和鼻子則早已腐朽。因此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兩位科學家Martin
Brazeau和PerAhlberg決定對一只遠古生物的類耳特征進行仔細研究,這只一米多長的奇特生物稱為Panderichthys,化石藏于里加的拉脫維亞自然歷史博物館。
Panderichthys是一種魚,但它被認為與早期的四足動物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四足動物最終將爬上陸地,演化為現代的脊椎動物。研究人員檢查Panderichthys后,發現它的頭部結合了魚類和四足動物的特征,這相當于抓拍到了了一幅進化正在運轉的快照。“這個過渡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在東北俄亥俄州大學醫學院研究耳朵和其他的器官進化的Hans
Thewissen說。
遠古的魚從頭骨的頂到嘴有一個狹窄的管道,稱為呼吸孔,由一個被稱作舌骨下頜弓的長骨所束縛,舌骨下頜弓則用來撐住頰。在四足動物中對應的骨骼則更為短而粗硬,這是一個朝類似于鐙骨——幫助傳導聲波到我們的頭骨——的方向發展的一步。研究小組發現Panderichthys呼吸孔的呼吸孔寬而直,而不是狹窄的,并有一個縮短的舌骨下頜弓。他們將這個發現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某些人早已推測,我們的耳朵在很久以前也許扮演一個呼吸器官的角色。以這個新的化石證據為基礎,這個小組推測,Panderichthys的加寬的呼吸孔也許和現代的鯊魚和鷂魚使用的呼吸孔很相似。這樣的孔允許魚躺在海床上時,吸入水經過它們的腮并且可以避免粗糙的砂子吞咽到嘴里。
一個器官進化的實證,為反對某些特創論支持者的觀點提供了切實的證據,這些特創論者認為,感覺器斷是如此的復雜,它們一定是由一個更加高等的存在(上帝)設計的。Brazeau說:“對那種觀點而言,這真是一個巴掌打在臉上了。”
責任編輯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