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月24日電
一項將改變我國能源結構的“煤變油”技術近日在山東兗礦集團獲得突破。這項我國863計劃在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預示著我國汽車動力將啟用源于煤炭的燃料,“石油荒”有可能有效緩解。
目前,山東兗礦集團煤炭間接液化技術取得中試成功,已生產出合格的柴油、汽油和液化石油氣,其中汽油
達到98號標準。依據“煤變油”技術,大約每4噸煤可產出1噸油。專家鑒定認為全套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及國際先進水平。
當前,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攀升,一些大型煤炭企業紛紛涉足煤的液化技術的研發。此前,我國最大煤炭企業神華集團已獲得煤的直接液化技術。所謂間接煤煉油就是將煤加壓后,分解出一氧化碳和氫氣,然后再合成汽油和柴油。
據山東兗礦集團副總經理張鳴林介紹,兗礦百萬噸級煤煉油工業化示范裝置將于今年啟動,目前其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位于西北的煤煉油廠址也已選定,這一項目經核準后兩年內即可投產。山東兗礦集團提出,在“十一五”規劃中將實現200萬噸的煤制油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