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現在我的想像力比年輕時更有殺傷力 本報訊寫了半年多,蘇童近日終于完成了15萬字的小說《碧奴》(暫定名)。這部以“孟姜女”為背景創作的小說,是他作為中國唯一一位作家參與全球出版項目“重述神話”的作品。對于寫作這樣一部幾乎是命題作文的小說,蘇童著實冒了很大的風險。寫完后,有記
者問蘇童,怕不怕因為這本書而砸了自己的招牌?蘇童馬上反問:為什么不設想它會給我的金字招牌增色呢?隨后,蘇童向記者打包票:不能保證這書一定招人喜歡,但一定會讓人大吃一驚! “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流傳千古的古代民間傳說,可謂家喻戶曉。但正是因為‘孟姜女’的故事人人皆知,給蘇童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蘇童坦言,寫作之前,自己心里確實有過擔憂!暗隳艿雇七^去說,根據圣經故事來寫的《尤里西斯》,就一定不好看?很多名著不都是根據圣經故事和希臘神話改編的嗎?為什么它們就成了經典名著呢?所以,許多的擔憂其實是不必要的。關鍵是要寫得好!
在蘇童的筆下,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叫碧奴而不是孟姜女。“用‘碧奴’這個名字,讓我感覺更舒服更有靈感。孟姜女這個名字,對寫作是一種枷鎖。”因為人人皆知故事結局,所以蘇童形容自己的寫作,就好比是在狹窄的空間里翻跟斗。
寫完《碧奴》,蘇童對傳統神話故事有了全新的認識!爸厥鼋o了作家很大的想像空間,這是一個寫作的資源。孟姜女的故事,給我最大的啟發是,長城是這個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而眼淚是最柔軟的東西,為什么最后撼動長城的,不是最鋒利的武器,而是最柔軟的眼淚,這里面的東西,讓我越琢磨越有意思。所以它不是一個泛泛的悲情故事,絕對比你想像的要好看的多!
與此同時,在經歷了這次想像力的大考驗后,蘇童對自己的想像力,也有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評價,“我的想像力也許不如年輕時的狂野,但一定比年輕時更有殺傷力!保ㄐ旆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