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廣東要嚴格控制擴建大型公立醫院,主要醫療資源應該到社區門診。”昨日,廣東省衛生工作會議召開,省衛生廳副廳長姚志彬在主題報告中透露,今年將在全省實施新的醫療價格方案,主要是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行為,大型檢查項目和一次性醫用材料價格會降低。
衛生總費用政府投
入僅17%
去年,衛生部宣布中國醫改不成功。而在昨天的廣東省衛生工作會議上,醫改占據了相關領導一半以上的發言時間。
“2001-2004年廣東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投入只占17%”,省衛生廳副廳長姚志彬在發言中指出,“廣東省衛生事業整體發展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財政投入衛生事業保障機制不完善。公立醫療機構因缺乏穩定的財政經費保障,公益性淡化,一些醫療機構趨利行為嚴重,加劇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他指出,“十一五”期間,廣東將落實中央關于對衛生投入增長幅度不低于財政支出增長幅度的要求,增長部分將被主要用于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
探索建立社區首診制度
具體到廣東城市醫改方向,姚志彬指出,以后要探索設立慈善醫院、平價病房、平價門診,其基本醫療服務對象將是城鄉低保人群和低收入人群。
宿州患者眼球被挖事件反映出醫院特需服務的巨大隱患,姚志彬指出,對公立醫院開辦的特需服務項目,衛生部門將進行清理和規范,用于特需醫療服務病床數量將被控制在總床位數的10%以內。
“現在很多大醫院院長都津津樂道于合并小醫院,這是違反規定的”,姚志彬指出,“十一五”期間,廣東將嚴格控制新建、擴建大型公立醫院,今后五年主要的醫療資源將到社區門診,以建立起金字塔式的醫療體系,方便群眾根據需要就診。
據通報,廣東將在下個五年積極探索建立社區首診制度,引導患者到社區就醫,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的合理分工,以使醫療資源獲得更有效利用。同時,改變公立醫療機構的絕對壟斷局面,給予民營醫院公平待遇。特別在流動人口聚居地、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支持其發展。
今年實施醫價新方案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成為中心內容。省政協副主席、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在會上表示,今年全省將實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去年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聽證會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由省衛生廳和省物價局聯合召開了首次聽證會后,又舉行了專題座談會吸取群眾意見。在一改方案后,又對10多個涉及提價部分進行削減,補充了降價項目,目前最新修改的方案已經提交給省政府審批。
姚志彬強調,今年將實施的新方案主要是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行為,降低大型檢查項目和一次性醫用材料價格,同時提高部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和傳統中醫的醫療服務價格。為加強價格管理,有條件大醫療機構要實行單病種費用控制試點,實行單病種最低收費。
相關新聞
廣東居民平均壽命:74.79歲
據姚志彬通報,“十五”期間,廣東衛生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群眾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居民期望壽命達到了74.79歲,高于全國的71.4歲。嬰兒死亡率為8.83‰,遠低于全國的21.5‰。
據通報,近五年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有所遏制,現在廣東醫藥費年平均增長率為13.2%,低于15%的增長控制指標,藥品收入占醫院業務收入41.7%,低于45%的指標。
據通報,2005年廣東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已達到50.5%,補償支付額已超過了10億元。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省財政補貼將從10元增至25元,每人每年總籌資將達到50元以上。同時,住院封頂線將達到6000元。(楊傳敏
粵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