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6日電 記者從事故處置指揮部了解到,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發生在黃河支流伊洛河的柴油污染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環保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水質變化。 記者在伊洛河入黃河口處看到,河面上筑起了由船只掛活性炭或鋼絲掛海綿的九道攔油帶,河面上
已基本看不到油跡,但空氣中還彌漫著一絲柴油氣味。發生泄漏的鞏義二電廠正在連夜趕挖一條1.3米寬3公里長的排污溝。 泄露事故發生后,河南省省長李成玉迅速作出批示,河南省和鄭州市有關負責人相繼趕赴現場制定了一系列應急措施,立即召集水利、環保等有關方面專家現場分析研究應急處置對策,緊急調運了20噸活性炭,32車麥草和稻草,7車海綿棕墊,還緊急調集了3臺移動監測車,分別在伊洛河和黃河布點,每小時檢測一次,并立即向下游市縣發布“預警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作好應急預案。 黃委會已按指揮部要求,加大了小浪底水庫泄水量,增至600立方米/秒流量,同時關閉伊洛河上游的兩個水庫泄水閘。 另據了解,河南已成立了由省環保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事故調查組,立即展開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并向全省發出緊急電報,要求各地對環境污染事故隱患進行認真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目前,伊洛河柴油污染事故處理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