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樣調查并擠出了“水分”后,湖南省教育部門近日向社會公開點出高校就業率“造假”的現象。但究竟是哪些高校在做手腳? 湖南省教育廳前不久對本省高校上報的就業數據進行了核查,結果被調查的高校沒有一家上報的數據是百分之百過得硬的。最極端的例子是,某高校竟然從
一家不到百人的單位那里,弄到超過一百人的接收證明! 高校上報“就業率”數據時弄虛作假,不但欺騙了家長、學生,還可能使教育管理部門在引導高校專業設置適應社會需求上產生誤差。媒體經常曝光職能部門查處的假冒偽劣產品廠家,對高校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呢?新華社記者劉非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