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天橋區的洛安家園,一家物業公司因承受不住虧損,突然撤出小區,致使小區物業管理陷入混亂。幾經周折,小區居民聘請另一家物業公司進入,但困擾居民的麻煩并未徹底解決……
一紙《敬告》引發風波
2005年8月29日,濟南鵬發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洛安家園貼出《敬告》稱:因
無力承擔巨額虧損,作為小區“保姆”,公司即日起撤出。《敬告》以徐志摩《再別康橋》兩句傷感的詩結尾:“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洛安家園是濟南市拆遷服務公司開發建設的居民小區,共8棟樓,于2003年4月開始入住,現住居民322戶,實行全封閉物業管理。濟南鵬發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開發商下屬公司,一開始即受開發商委派,負責小區保安、保潔、綠化維護、收繳水電費等。在事先未透露風聲的情況下突然撤走,頓時在居民中間引起騷動。徐志摩的詩句并未能幫助居民“理解”公司,反而使一些居民產生了誤解。2005年12月23日記者采訪時,有的居民仍然余怒未消,對記者說:“還偷偷(原話如此)的走,你是小偷嗎?”
由于缺少了物業管理,小區內很快出現了摩托車被盜等現象。更麻煩的是,10月8日,剛放完國慶長假,小區被供電部門斷了電,一斷就是3天,造成一些人夜晚行走摔傷,居民冰箱儲物化凍變味。11月11日,小區再次被斷電,并持續多日,再一次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
水電費差額是禍首
供電部門斷電原因是小區的電費逾期未交。
未及時繳納電費的原因,是物業公司一走無人代收,尤其是無人墊交小區總電表與居民分表間的差額款。以前,差額款都是由鵬發公司墊交的,小區每月的電費差額都有1萬多千瓦時,需墊交數千元。
記者了解到,由于變壓器及線路損耗、公共用電等,小區總電表與分表會有差額,如將差額簡單分攤給業主,常常是形成業主與業主、業主與物業公司甚至與供電部門間矛盾的主要原因。洛安家園當初開發時未安裝一戶一表,而是采取安裝變壓器立戶自己再分戶的做法,造成了較大的用電差額。
洛安家園許多居民認為:開發商當初不安裝一戶一表,是為了省錢,因為一戶一表改造費每戶需1000多元,總成本比安裝變壓器的辦法多幾倍。開發商當初承諾保證供水供電、隨身帶來物業公司、墊付水電費差額款等行為一時糊弄了業主,其實為的是開發商能快賣房子。一旦賣光了房子,就一走了之。一旦虧損到無力再承擔差額款,迫不得已,物業公司也會一走了之。
鵬發公司由洛安家園抽身,正是開發商迫不得已。
據了解,濟南市拆遷服務公司近來經營狀況惡化,取消了對鵬發公司每年180萬元的補貼,鵬發公司做無米之飲,負擔不了水電差額款,遂決定從部分經營的小區撤出,洛安家園是其正式撤出的第一個小區。
業主迎聘新“保姆”
親情物業公司此時出現在洛安家園。
親情物業公司是由南京人鄭培寧創辦的民營公司,于2005年4月打入濟南,成功入住千禧園小區和擁有近2000戶居民的太平洋小區。太平洋小區與洛安家園僅百步之隔,鵬發公司撤出后,洛安家園居民立即想到了親情公司。
洛安家園居民先是開了個與鄭培寧的見面會。9月15日晚,在小區廣場上,鄭培寧以“物業的要旨是服務而不是管”、“物業公司要站在業主立場而不是開發商立場”為觀點的發言打動了業主,當即,百多名業主聯名寫信要求聘請親情公司。
鄭培寧入住洛安家園的條件,是仍由鵬發公司負責水電費差額墊付。在交接過程中,親情和鵬發一直未能就水電費差額負擔達成協議。鵬發的觀點是:既然用電的是業主,變壓器產權就應由鵬發公司轉給業主,由業主或新物業公司承擔差額。親情的觀點是:差額是由歷史上開發商未及時安裝一戶一表形成的,理應由與開發商是“兒子與老子”關系的鵬發公司承擔。
“扯皮”過程中,出現了10月和11月份的兩次停電。
親情與鵬發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幾方形成了口頭意見:將差額平分成三份,分別由業主、小區外門頭房經營者及鵬發公司各分攤一份。收費過程中,少部分居民戶拒絕繳納分攤的差額電費。但正醞釀選舉成立的洛安家園業主委員會籌委會,對少部分拒絕繳納分攤差額電費戶采取了強制手段,拉了他們的電閘,迫使對方繳了費。
問題似乎暫時得到解決。但12月23日,記者得到的消息是:鵬發在實際墊付三分之一差額電費兩個月后,本月起不再墊付。
記者還了解到一個信息:洛安家園開發商已承諾為業主安裝一戶一表,但并未開列具體安裝改造的時間表。
鄭培寧說:“沒有時間表就不好說了。”
隱患由來已久
2005年12月24日,記者在水屯路找到鵬發物業公司,經理張承亮一臉苦笑面對記者,說:“我的物管人員月工資僅僅五六百塊錢,現在是資不抵債,我的賬上是負數。開物業公司如開飯店,我賠錢開不下去,就要由別人接手,所以我撤出是很正常的。”
他介紹說,目前,在由鵬發公司管理的24個小區中,供電方面僅有兩個小區完成了一戶一表改造,其余全是合著用。用水方面,24個小區全是用著“大鍋水”。目前,收繳水電費都是由物業公司無償代收,收不上來就自己墊,濟南市幾家大的物業公司每年墊交的電費都是幾十萬上百萬元,物業公司承擔了政府維護穩定的職能,實際是承擔不起的,非把物業公司都弄破產不可。他說,當初沒安裝一戶一表,以后政府出臺了強制性文件,要求新建、在建和已建居民樓都要一戶一表,但錢從哪兒出?開發商經營狀況差,不具備能力怎么辦?
張承亮與鄭培寧因洛安家園的問題接觸過幾次,他認為鄭培寧的許多看法是教條,在南方經濟發達城市行得通,在北方城市就行不通。
濟南市政府的一位同志告訴記者:類似洛安家園這樣的情況在市區較多,都是矛盾隱患。入冬以來,市區較大的居民樓“水電糾紛”已發生十多起。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