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游小車9成姓“黑”
交通稽查人員提醒市民:節日出行更應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
元旦已至,春節將臨,近郊短途旅游受到市民的熱捧。而據島城部分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拉客旅游的小型車里,有9成是黑車。安全隱患就潛伏在旅途中。
 
;■記者暗訪
短途旅游用上“黑車”
近日,本報接到熱線投訴,一位有多年駕齡的讀者反映,他和家人乘坐旅行社的車去旅游,他發現車的擋風玻璃上少貼了一個標志,仔細詢問才知道,拉客的車竟沒有營運證,可能是市民們常說的“黑車”。本報記者隨后與我市交通稽查部門一起對此進行了暗訪。
1月1日,本報記者與市交通稽查部門的工作人員,通過委托報名的方式,在我市鳳凰假期旅行社報名參加了即墨滑雪一日游,并與之簽訂了國內旅游組團合同,游客每人交納團費240元,旅行社同意6人成團,單獨安排車輛。2日晨7點30分,記者與著便裝的交通稽查人員、游客等一行6人在東泰佳世客廣場坐上一輛12座面包車。一上車,導游就在開場白里介紹了司機:“別看他年紀輕,但有多年駕駛經驗,所以大家乘車盡管放心。”然而這位司機卻并不真像導游介紹的可靠。車行至即墨,司機開始打電話向人問路,繞了一圈才找到滑雪場。
稽查工作人員從車況及有關現象分析,這輛車極有可能是非法營運的“黑車”。回到市內后,交通稽查人員當即亮出身份,要求司機出示營運許可證。司機無法解釋。稽查人員見狀立即上前拔下了車鑰匙,以防司機將車開跑。
就在面包車停下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另一輛轎車突然拐到面包車身邊停下,一名男子下車擋在面包車前,阻止稽查人員將車開走。司機說這就是面包車的車主,旅行社臨時租用他的車拉客。就在稽查人員勸阻無效,準備撥打110報警時,車主才讓開道路。
為何車主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出現?據稽查人員分析,車主可能已經聯系好另一筆生意,前來調用面包車繼續拉客。
■業內人士
9成面包車是“黑戶”
據從事旅游業多年的李先生透露,旅游業里有營運證的車多是大型客車、小排座,特別是12座以下的面包車多是臨時租賃,9成沒有營運證。在人少的情況下,旅行社不愿出動旅行車,而派小車,這樣的車不帶旅行社標志,在路上跑就跟一般的面包車一樣,看不出不同,很少引起交通稽查人員的注意,如果被查到,司機就說車上的人是他的朋友,他們之間沒有雇傭關系,容易蒙混過關。
李先生還透露:“一些旅行社有自己相對固定的車源,有的是個人的車,旅游旺季臨時租用,有的是汽車租賃公司的車,長期租用,車主和旅行社達成默契合作的關系,參與旅行營運。問題是這些車極少有營運證,沒有經過旅游部門的檢查,沒有資格為乘客購買人身意外險,一旦出事乘客將得不到保險公司賠付。”旅行社啟用的“黑車”中,有的車況不好,還有不少是二手車,增加了乘客的危險系數。
在暗訪途中,記者與導游說起240元團費的分配。導游介紹,團費中包括滑雪場門票20元,滑雪一小時的費用120元,其他的是車費和導游費。
■交通稽查
請旅客珍惜生命
市交通委交通稽查支隊執法人員表示,所謂的“黑車”是沒有經營許可證,沒有道路運輸證的車,正規的營運車須有兩證,駕駛員要持證上課,并且要繳納掛靠費。“‘黑車’的成本低,只有油錢和養路費,對正規營運的車輛是個沖擊,根據新道路交通條例,交通部門可以對‘黑車’處以最低3萬元,最高10萬元的罰款。”
執法人員介紹,每年旅游旺季時,交通部門都在嶗山和沿海風景點蹲點守候查處“黑車”,春運期間更是加緊巡查,但因“黑車”的隱蔽性強,不容易查到。
令稽查人員頭疼的是,執法檢查會遇到乘客幫助司機說謊,有的嫌檢查耽誤了他們的行程對著稽查人員抱怨,甚至辱罵。
稽查人員提醒,市民出游時要注意旅行社的資質,注意了解出行車輛的狀況,保障自己的權益。趙黎王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