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知識問答(三) 問:《公務員法》對公務員考核的內容和方式是如何規定的?
答: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權限,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公務員的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時考核為基礎。
&
nbsp; 問:公務員定期考核的結果如何使用? 答:定期考核的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職務、級別、工資以及公務員獎勵、培訓、辭退的依據。
問:公務員晉升職務應當具備哪些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答: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問:《公務員法》對公務員競爭上崗、公開選拔是如何規定的?
答:《公務員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機關內設機構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出現空缺時,可以在本機關或者本系統內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任職人選。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出現空缺,可以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產生任職人選。確定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的任職人選,可以面向社會,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的人員中公開選拔。
問:對公務員的獎勵有哪幾種?
答: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
問:對公務員的處分有哪幾種?
答: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問: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的,應當怎么做?
答: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的,可以向上級提出改正或者撤銷該決定或者命令的意見;上級不改變該決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執行的,公務員應當執行該決定或者命令,執行的后果由上級負責,公務員不承擔責任;但是,公務員執行明顯違法的決定或者命令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問:公務員培訓情況、學習成績如何使用?
答:公務員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公務員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問:公務員可以在哪些范圍內交流?
答:公務員可以在公務員隊伍內部交流,也可以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調任、轉任和掛職鍛煉。
問: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調入機關擔任哪些職務?
答: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
問:在哪些情形下,公務員需要實行任職回避?
答: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行任職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
問:確定公務員工資及其它待遇的依據是什么?
答:公務員的職務與級別是確定公務員工資及其他待遇的依據。
問:有哪些情形的公務員不得辭去公職?
答: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1)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2)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3)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4)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問:公務員有哪些情形的,予以辭退?
答: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1)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2)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3)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4)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5)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問:符合哪些條件的公務員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答: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準,可以提前退休:(1)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2)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3)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問:機關可以對哪些職位實行聘任制?
答: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實行聘任制。
問:《公務員法》對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公務員,有哪些從業限制?
答: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問:對違反從業限制的公務員如何處理?
答: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后有違反從業限制規定的行為的,由其原所在機關的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該人員從業期間的違法所得;責令接收單位將該人員予以清退,并根據情節輕重,對接收單位處以被處罰人員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