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應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的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平壤,開始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
和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12月5日,正在法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巴黎會見法國總統希拉克。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2005年中國外交搞得有聲有色。中國領導人出訪頻繁,外國領導人也頻頻來華。迎來送往中,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中國領導人更加自信和務實。在2005年即將結束時,我們請三位當事人,講述他們對2005年中國外交的真實感受。
胡主席讓布什總統佩服---張暉
【時政記者】 本報記者 張暉
2005年是中國外交空前活躍的一年,且不說“請進來”的八方客,僅說說“走出去”的我國領導人,就有道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話。作為一名時政記者,2005年,我有幸五次跟隨胡錦濤主席出訪,親身感受到了大國元首的風采。
胡主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記憶力驚人,邏輯性極強。大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思想和政策原則,小到每一個數字都在他的腦子里裝著。
我在跟隨出訪時發現,胡主席在會見其他國家領導人時,從不帶一片紙,整個會見過程中,也從不需要中方的主陪人員當場遞條子提供情況。
說起這一點,就連美國總統布什也對胡主席贊嘆不已。今年11月布什訪華時,賴斯在布什與胡主席會談期間,不時給布什遞上紙條提供“情報”。布什逗趣兒地說:“你看,我離開了國務院就不行了。她就像我的妹妹一樣!”
今年9月,胡主席赴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期間,與布什舉行了會晤。正是那次會晤,讓布什對中國、對中國領導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中國威脅論”一直甚囂塵上,胡主席便利用那次會晤的機會,向布什講起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按照胡主席的習慣,他依然沒拿任何材料,面對著布什,胡主席娓娓道來。他說,從中國國情、歷史文化傳統和當今世界發展潮流來看,中國的發展必然是和平的,中國是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不可能通過戰爭掠奪別人,或是侵略他國來發展自己,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我們也不會走這樣的路。中國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改革創新、依靠改革開放來實現發展。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和平將是巨大的貢獻。
胡主席在講原則立場的同時,并沒有回避我們的困難。他說,中國目前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他們每天收入還不到1個美元,1億多的農村勞動力沒有工作,每年需要解決城鄉就業的人口達2400萬,而政府真正能提供的只有1000萬。我們還有6000萬殘疾人,而絕對貧困人口,在農村達2600萬,在城市是2400萬。
在一系列數字說出后,胡主席接著說,面對如此繁重的發展任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國際社會的安定,需要的是和平。
布什本來就對數字不甚敏感,但這一系列不假思索便從胡主席口中講出來的數字讓布什感到震驚。他聽得很認真,而且聽進去了,因為他這個不善于記數字的人在聽了胡主席的講述后,竟然復述出了中國面臨的困難。尤其令人意外的是,他重復講,中國每年要解決2400萬人口的就業問題,中國領導人真是“COMPASSIONATE”,意思是說中國領導人富有同情心,心中想著老百姓。
自那之后,布什每逢與外國領導人談中國時就講,中國領導人不容易,真正為老百姓辦事兒。他還反復引用胡主席說過的數字,說中國領導人偉大,記憶力非常好,極其富有同情心,關心老百姓。
溫總理的嗓子累啞了——李濤(外交部禮賓官) 本報記者 饒彬彬
外交部禮賓司李濤處長是一名禮賓官,經常奔波在國內外,有時是接待來華訪問的國賓和重要外賓,有時是參與為我國領導人出訪打前站并隨同出訪,有時則是隨外長出訪。這些出訪是根據鞏固和發展雙邊關系的需要進行的,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和必要性。日程緊、頭緒多是家常便飯,這時就需要禮賓官從中調度。
時值年關,李濤處長在繁忙的公務中抽出時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幾個故事。
出訪歐洲突然推遲
溫家寶總理于12月4日開始對法國、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歐洲四國和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東亞峰會。事實上,這次出訪原定在10月份進行,禮賓司此前做好了打前站的工作,但由于總理需要在10月12日出席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火箭發射儀式,只能將行程暫時取消。
當消息傳到被訪問國家的時候,對方都表示非常遺憾,因為它們特別渴望與我國進一步發展雙邊關系。后來,我們做了大量的解釋工作,并表示訪問只是推遲而非取消,這才使對方消除了疑慮和失望,并同時重新確定了出訪的時間和具體行程安排。
溫總理的嗓子沙啞了
繼出訪歐洲四國之后,我們整個訪問團又馬不停蹄地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亞峰會。由于行程極為緊湊,像訪問斯洛伐克和捷克兩國,在每國的訪問時間僅24小時,所有人幾乎在臨界狀態下工作了,而溫總理不僅要保證出訪取得圓滿成功,還得處理國內轉來的一些緊急文件,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延伸:溫家寶出訪5國 出席東亞峰會
溫總理在參加東亞峰會期間,需要頻頻出席不同的會議和雙邊會見。12月13日傍晚剛開完了會,他便趕回酒店會見各國記者。提問完畢后,有香港記者想追問他們關心的問題,溫家寶回答說:“我嗓子也啞了,不能回答問題了。”當時我們在場的所有人聽到這話既感動也難受。
中國領導人很有人情味
記得接待意大利總統錢皮訪華時正值他84歲生日,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特意為他親筆題寫了生日賀卡,并委托上海市長韓正在錢皮總統訪問上海時向其表達良好的祝愿。當這位總統和夫人抵達他們下榻的上海花園飯店時,赫然發現了胡主席和溫總理贈送的花籃擺放在了套房的客廳。興奮之余,這位總統囑咐隨從在其中午出席活動時,一定將這兩只花籃擺在會見廳的門口。
中午,這兩只花籃被及時擺在了會客廳門口最顯眼的位置,并引來無數記者的“圍睹”。在宴會上,韓正市長將賀卡當面送給了錢皮總統,讓這位年事已高的總統夫婦感動不已。
天安門前的國旗都來不及換
2005年,要求來華訪問的國賓及重要外賓的數量大大超過了往年,也大大超出了本年度的接待計劃。2005年,我們平均每周接待兩個以上,有時甚至要接待三起國賓,因此,天安門前懸掛的來訪國家的國旗常常來不及更換。如此忙碌的工作反而使得我們更有動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因為不斷發展的中國需要更友好的國際關系。2005年我所經歷的外交工作,忙中有樂。
期待中日關系早轉暖——王穎穎
我是今年5月15日來東京赴任的,赴任之前國內發生了反日游行活動。雖然當時身在北京,但似乎沒有覺得怎樣。
我15日到了東京,18日吳儀副總理訪日。在小泉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后,吳儀取消了與小泉的會談,中日關系急轉直下。這時距離國內的反日游行已過去1個多月了,但每當我打開電視時,還是能看到日本電視臺播放的游行場面。作為中國人,我看了心里真不舒服,感覺日本媒體在誤導民眾。后來聽說,就連一些日本的媒體人士,都覺得電視臺做得實在太過分了。
前不久,我參加一個有關中國新興媒體和對日報道的研討會。會上,NHK廣播文化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山田賢一在他做的報告中就提到,“這樣從早到晚連續不斷地重復同樣的鏡頭,無疑給觀眾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中國13億人都在進行反日游行,而且還不止一天。包括我們NHK這種媒體的報道方式是有失公允的。”
中日關系現在處于極其復雜的時期,日本媒體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那么,怎樣更加公正地報道對方國家,這是每一個媒體人都應思考的問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年底邀請日本媒體人士來使館做客,使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日本媒體能公正客觀地報道中國,為中日關系的發展出力。
盡管2005年中日政治關系惡化,但兩國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并沒有停步。中國國家旅游局駐日本首席代表張西龍近日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說:“2004年日本訪華人數為333.43萬人次,而今年1月—10月這個數字已達到28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
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更加凸顯出兩國政治往來的不足。有人說,朋友可以選,我不喜歡你,就不和你打交道;鄰居也可以選,我不喜歡你,可以搬家?墒青弴鴽]法選,因為誰也無法搬走。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