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許多這樣提供發表論文的廣告
北京大學近日出臺了條例規定:抄襲論文、雇槍手寫論文或者替別人當槍手的本科生都將被開除。應該說,北大的這一政策很必
要,很及時。本科生抄襲論文的現象目前的確普遍,而且隨著網絡的普及,抄襲更為簡單快捷。此風不剎,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提高,更助長了輕視學術、漠視誠信的風氣。相關新聞:北大本科生抄襲論文將被開除!
事件: 北大本科生抄襲論文將開除
北大本科生論文中存在抄襲事實,且抄襲篇幅超過總篇幅50%者;已提交的畢業論文、設計中抄襲篇幅超過總篇幅30%者;被使用的他人觀點構成該學術違紀作品的全部、核心或主要觀點者;由他人替自己撰寫論文和替他人撰寫論文者都將被開除學籍。
但是任何一項政策、條例的出臺,必須顧及公平。對于本科生來講,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專業知識,而不是研究及撰寫論文。而高校教師、研究生的任務則是以研究為主,論文是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的體現,因此撰寫論文是教師和研究生的主要工作之一。而抄襲、剽竊論文的現象在教師和研究生當中,雖不如在本科生中那樣普遍,但也是十分嚴重的。媒體不時爆出高校剽竊、抄襲、學術腐敗的丑聞即是明證。北京大學也曾有過著名教授剽竊的事件發生。
同樣都是不誠信、褻瀆學術尊嚴、毒化社會風氣的行為,就都應該處罰,處罰尺度也應該一致,甚至對于教師和研究生要更加嚴厲一些。希望北京大學校方能夠盡快完善有關制度,對本科生、教師和研究生一視同仁,遏制學術造假現象的蔓延。
大學生聲音: 我為什么要抄襲論文?
很多高校的本科生課程,都是以論文作為結業形式的。而現有的教學形式,決定了很多課程往往集中在一起結束(通常是期末),這就造成了學生在一至兩周的復習時間內,要寫出多篇論文,而且每篇論文往往規定參考書目要達到幾本以上,字數要達到幾千甚至幾萬字。試問,這符合教育規律嗎?
我評研究生: 論文價格400到65000 碩士學位是否還有意義?
付400元錢就可以在學術雜志增刊上發表1篇論文,花上1300元論文就能上正規期刊的核心正刊。由于出版服務大舉挺進校園,研究生們再也不用為論文發表發愁了,花點錢就能輕松搞定。近日,不少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論文與研究生學位掛鉤是否還有意義?
我評教師: 教師“買論文”是教育的恥辱
如果為評上一個副教授不惜鼠竊狗偷,他何必選擇做教師呢?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看當今高校考試舞弊成風,名校為保護名聲,不得不制定嚴苛的規定:學生考試作弊一經發現,立即開除。如果教師為評上職稱花錢買論文或是剽竊,他有何顏面站在講臺上?他又有什么資格去處分作弊的學生?
網友觀點:
這種政策在我看來沒有太大的意義,好像是做個別人看的。
首先,我也反對剽竊、抄襲,這不光使得我們的學術水平下降,同時也使得培養出的學生具有好吃懶做,剽竊他人、浮躁的不良風氣,這樣的風氣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別的工作都要不得的。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可行性。北大這條文倒是好看好聽,可是怎么實行?沒人有人揭發,槍手和雇主是不會自我暴露的。也就是說是否剽竊需要教授們的眼力了。這就是個大問題,現在的教授雖然考核也是重重關卡,但用我們老師的話說“中國的教授一塊錢2個”,底下一個同學接下茬兒道“還是買一送一”。這話雖然把中國教授奚落的確實慘了些,有失偏頗,但從一個側面也看出了我國大學內這些所謂教授的水平,我很是懷疑他們是否有鑒定和辨別學生是否抄襲的能力。因為這要求教授在該領域上要有較高的水平,要閱覽過更多的書籍和著作才行。
再次,就是中國的學術防剽竊的教育不到位,只是告訴學生不要抄,不要抄,卻沒有教育學生如何找資料,如何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文獻,如何規范的寫參考目錄,當學生認識到,適當的參考別人的東西,應用別人的東西,正確的引用的時候甚至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更好的研究成果的時候,他們就會正確的對待“參考”一詞,而不是大規模的剽竊。原則要告訴學生,就是不要抄襲剽竊,否則要擔負后果,同時還要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參考他人的文獻,給以疏通和指導。只是“重刑”,那只會把學生比如絕境,可能會更加鋌而走險,抄的更加隱蔽。(世紀中國:慧岸行者)
作者:周云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