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5年的電視劇,大制作、叫好又叫座的劇目不多。 央視索福瑞調查表明,收視份額超過10%的國內電視劇不到10部,如《亮劍》《京華煙云》《大宋提刑官》等,且都集中在央視。然而全國平均每年生產電視劇四五百部、上萬集,只有一半多能播出,大量的電視劇不為人所知。
“《亮劍》創下了老題材電視劇的一個收視高潮。”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機構總經理王蘭柱說,在電視劇市場,永遠是“內容為王”。“《亮劍》是以直面歷史、真實反映有缺點的英雄人物打動了觀眾。”他說。
某中央媒體的楊先生已看過兩遍《亮劍》。他說:“我覺得這是目前拍得最好的戰爭劇。”但他感嘆,這樣的好電視劇太少了。
在國產電視劇面臨困境之時,韓劇卻像一匹“黑馬”殺進來,成為我國電視劇市場的贏家。按目前政策,國外引進劇一般都在22時以后播出,即便如此,有的韓劇也占據了10%的收視份額。湖南衛視22時播出的《大長今》創下了韓劇收視高峰。
國內一些電視制片人表示,如不限制引進韓劇,將壓縮國產電視劇的生存空間。但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師鄭建麗說:“韓劇在國內應該放開,中國電視人應該多考慮如何開拓觀眾市場,一味地喊封殺只能自貶身價。”
一位網友留言道:“如果多拍幾部《亮劍》誰還看什么韓劇?”
盡管近年來國內電視劇質量一直在逐步提高,但面對韓流來襲,在《亮劍》的啟發下,國內電視制作人應該思考:國內電視劇如何才能進一步開拓和提高?周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