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科技局基礎科研處獲悉,《2005年市級重點實驗室統計報告》顯示,作為我市原始性創新基地、產學研結合亮點、凝聚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平臺、國際科技合作的前沿,2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建設一年來碩果累累、亮點不斷,已然成為推進城市科技
自主創新的主力軍。
一年來,22家重點實驗室累計科研立項333項,爭取經費1.4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95項,獲資助9703萬元,資助額度比去年增長36%;獲市級以上獎勵63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最高科技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國家專利204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發表論文1116篇,其中273篇被三大國際檢索系統收錄引用。
以產學研結合為橋梁,市級重點實驗室開始進入高新技術產業主戰場。一年來,共有70項科技成果通過專家鑒定;與企業合作橫向課題87項,爭取課題經費2601萬元;通過各種形式轉化科技成果92項,產生經濟效益1726萬元,當年為企業創造產值超過2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從實驗室中走出并成功轉化的100余項科研成果中,已經陸續成長出一批新興產業,產值規模達10億元。
通過實施人才戰略,構筑“人才高地”,重點實驗室為我市科技自主創新凝聚、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目前,2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共有科研人員1042人,其中75%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4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院士、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科技將才、博士生導師等高層次人才達495人;年內共引進人才112人,其中28人為“海歸派”,92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
今年,市級重點實驗室共主辦、承辦國內外各類學術會議32次,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1278人次,與31家國外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在29個項目領域實現緊密合作。截至目前,與重點實驗室建立合作關系的國外研究機構達82個,在研項目84個,使得重點實驗室真正成為展現青島科技創新實力的窗口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的前沿。(張子倩 褚曉明 石德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