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整一年行情都不怎么景氣,卻在剩余的最后十幾個依舊寒冷的日子里開始升溫,基金和QFII等機構重倉持有的個股,竟然出現了由齊魯石化率先拉高的石化板塊、由G萬科引領的地產板塊、由招商銀行帶動的金融板塊、由G士蘭微推升的高價中小盤績優股板塊輪番走強,在不緊不慢中持續升溫,并且,其中
幾個板塊的“領頭羊”已經突破了各自自千點反彈以來的最高價格,向上突破的勢頭正在加快。機構重倉股如此強硬的漲勢,是否意味著這些個股或板塊新一輪行情已經展開?或者只是機構主力在長期沉寂過后,無可奈何地忽悠一下自己想要看到的年報市值呢? 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衡量一個證券市場投資價值高低的最基礎性指標之一,也是決定投資人能否參與投資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鋼鐵、汽車、石化、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就明顯存在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毫無疑問,這些板塊的投資價值已經凸現,但是要重新發起價值投資風暴還需等待最佳時機。 雖然機構重倉股的內在投資價值已經凸現無疑,但其在年底較為清淡的市場中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還是和機構“年報情結”的控制息息相關,基本上,該板塊的短期表現是受機構的年報需要所左右的。 在年底市場清淡、資金供應面不暢和缺失旺盛人氣支持的市況下,機構逆市而為實際上是一種無奈的舉措。年底來臨,機構資金管理者在辛辛苦苦熬了一年、等待了一年以后,其投資利潤受整個年成不景氣的影響而慘不忍睹,更無法對基金投資者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對自身的“專業管理水平”也看不下去,這樣,在年底封賬前夕,只好各人自掃門前雪,勉為其難推漲各自所重倉的股票,以使難看的財務報表和利潤數據有所改觀,為自己辛苦了一年的工作做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總結。 從成交量因素和市場弱勢格局來看,現有市場的存量資金顯得勢單力薄,還難以推動大規模的羊群蜂擁而入,難以形成壯觀的羊群大會。正因如此,近期機構重倉股的躁動和蠢蠢欲動,不過是自身報表需要的一種短暫沖動,目前大規模發動價值投資行情的時機還不成熟。銀河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