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今年臺灣企業在大陸投資的類型發生了巨大變化。據韓國媒體Money
Today報道,本月14日,英國一家媒體發表文章指出,臺灣企業在以山東為首的中國大陸沿海的東北部已開始擴大投資。僅是臺灣當局認可的投資金額就已達460億美元
左右,臺灣企業已成為對大陸投資的一支重要隊伍。之前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中有70%集中在離臺灣較近的上海、江蘇、廣東等地,而對山東的投資只占總投資額的2%。
但現在,投資類型的轉變之風已悄然刮起。據臺灣“經濟部”介紹,今年前十個月臺灣對大陸投資額度除東北部五省以外全線減少。其中,對山東省的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急增了98%。對河北、新疆和海南的投資也有所增加。有專家指出,與上海和蘇州等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的成本較低,交通條件也比過去有很大改善。一項調查顯示,對臺灣企業而言,上海電力不足和南部地區勞動力不足都是很大的困擾。
那么臺灣企業脫離傳統鐘情的投資地區而轉投東北地區又是何原因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臺灣商品在大陸的銷售情況,這使得臺灣企業轉變了對大陸市場的認識。臺灣電力電子制造協會(TEEMA)副會長表示,過去臺灣企業只把中國大陸當作制造基地,但是現在他們已同日韓企業一樣,開始意識到大陸市場的重要性。臺企之所以開始重視大陸北部地區的投資是因為韓日企業強勢進入大陸市場,而臺企意圖此時在大陸北方市場占領先機。
TEEMA的代表人員最近與以海爾管理層為首的中國大陸企業高層進行了會面。但是,有關人士也指出,如果認為這種投資變化是個普遍現象還為時尚早。
助力大陸內需市場的臺灣企業相當一部分并非大企業。有關專家指出,出口企業要把生產設施移往內陸會導致物流費用的急增。因此,臺企移師中國中西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以后產業擴張時有可能將投資指向北部地區。新聞網編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