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張火車票的價格中都包含了基本票價2%的意外傷害強制保險費,而且已收了54年,乘客卻不知道,因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黃金榮訴北京鐵路局侵權。日前,北京市鐵路運輸法院審判庭宣布,原告訴求被駁回,法院對原告提出的3.98元索賠不予支持。原告訴訟代理律師表示不服判決,將提出上訴。(《新聞
晨報》12月13日) “盡管在打這場官司前就已預料到結局可能敗訴,但還是要通過訴訟把火車票內含2%強制保險的事告訴每一位乘客”,原告黃金榮博士的一句話引起筆者的思考:為什么一個法學博士“在打這場官司前就已預料到結局可能敗訴”呢?在筆者看來,深悉法律的黃金榮博士是因為認識到司法體制的漏洞,才“在打這場官司前就已預料到結局可能敗訴”。 鐵路局在旅客那里是企業,又像一個獨立王國,其中不僅設立了各種行政性質的部門,還設有完全獨立于地方的司法系統。根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許多與鐵路有關的案件都應當在鐵路專門法院審理。由于本案被告是鐵路局,這是一起專屬管轄的訴訟案件,所以訴訟要在北京市鐵路運輸法院審理,即便上訴,還是跳不出這個圈子。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中國鐵路至今政企不分,鐵路不僅自己既當運動員又當領隊和裁判員,而且鐵路企業要為與鐵路運輸相關的各種行政、司法機關提供經濟基礎。而這種經濟支持也就使相關的行政、司法機關都失去了獨立運作的基礎。自己審自己必然讓人們懷疑判決結果的公平性。譚雄偉《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