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業內預計2006年開發商的產品銷售情況
北京的平均房價漲幅明顯下降;長三角地區房價普遍下跌;
至于逆風飛揚的深圳房價,業界普遍認為是龐大流動資本在“興風作浪”,嚴重的供需關系倒掛也是導致其經不起“風吹草動”的根本原因。
雖然增幅有所回落,但北京的房價依然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而一向平穩的深圳樓市卻一反常態地出現大幅上漲,帶動珠三角房地產保持足夠的活躍——在新一輪的宏觀調控
之后,雖然中國的不同區域呈現出迥異的“樓市圖景”,但總體正趨于理性。
觀察人士表示,到2005年底,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過熱、投機炒作嚴重、房價飆升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正處于一個拐點。
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聯手出擊調控房地產市場,成為今年房地產領域宏觀調控的特點:3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就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解決市場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提出八項措施;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又轉發了建設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銀監會《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國房地產朝著遏制投機、控制投資、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說,宏觀調控后,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長速度明顯回落,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抑制。
央行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6.1個百分點;到今年9月末,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達到1.0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0.8%。
房屋銷售價格漲幅繼續放緩,第三季度,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1%,漲幅比二季度回落1.9%。
其中,北京市房地產今年1-10月的開發投資同比增長低于上年同期15.8個百分點,商品住宅買賣同比下降12.5%,平均房價較去年雖有所上漲,但漲幅也有明顯下降。
房價變化最明顯的是長三角地區,一直作為“領頭羊”的杭州、寧波房價持續下跌。
作者:李云路 孫曉勝 胡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