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政協委員、膠萊鎮南店子村帶病退伍軍人陸剛玉,二十年來潛心發展養兔業,闖出一條科學養兔致富路,并帶動周邊群眾養兔奔小康。    198
6年帶病退伍后,陸剛玉不等不靠,認準養兔是一項投資少、收入高、見效快,適合自身條件發展的致富門路,他先后從哈爾濱、南京、濟南等科研部門種兔場引進比利時兔、新西蘭兔、加利福尼亞兔優良品種60只,建立健全了良種兔的配套體系。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解剖家兔300多只,進行生理、病理研究,并不斷收集、總結和驗證民間防治兔病單驗方,研究以草代藥防治兔病。刻苦學習與探索,使他不但熟練掌握了科學養兔的一整套技術,而且還創立了一些新理論和新技術,先后在國家級、省級畜牧報刊和科技報刊上發表養兔論文30多篇,養兔文章200余篇。由他編寫的《家兔常見病防治》、《本地區兔病防治建議程序》和《養兔新技術》等90多篇論文的養兔實用技術被當地養兔戶廣泛采用,有些還被鎮成人教育選作教材使用。1992年以來,當地養兔數量迅猛增長,兔瘟時常爆發流行。陸剛玉著手研究實驗用瘟苗治療兔瘟,經4年的反復試驗,于1995年在國內首創“大劑量兔瘟疫苗治療兔瘟”新療法。這一療法成本低、見效快,治愈率達95%以上,作為科研新技術被編入《中國農村實用新技術文庫》。另外他發明的“用1%的敵百蟲水溶液帶兔消毒防螨法”,在國內養兔業引起極大轟動,國內30多家媒體報刊先后刊出了這一新技術。致富不忘鄉里人。陸剛玉發起成立了膠州市養兔協會,多年來,無償向貧困戶贈送兔種280多只,優惠銷售690多只,免費提供技術服務1000多人次。即墨、蒼山、臨朐……到處留有他奔走的足跡。圖為陸剛玉介紹發表他的學術文章的期刊。韓家云劉德強寧相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