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讓鄭克章放過她 上期回顧:康嘉薇的牌技讓省委副書記朱進民很開心,但康嘉薇的古董更讓他開心。
(45)
陳珊父親的去世,使她參透了一些什么。
陳珊是看著父親走的。父親走前的一天
再次表達了對她教育太過的懊悔,父親說:我看到別家的孩子輕輕松松簡簡單單的,我的心啊!怪爸爸,是爸爸的不是。往后的日子你要學會放下不管碰到什么都要快快樂樂的。 陳珊流著淚點頭。
陳珊跪在父親的身邊,一遍又一遍地摸著父親干枯的手,體會著生離死別。
當陳珊看到父親的身體在一縷青煙中變成灰燼,她終于明白了什么是無奈,人生的無奈,那種面對蒼穹的無奈,面對命運的無奈,縱使你有千般不舍萬般不甘,又能怎么樣呢?
陳珊送完父親最后一程,她懂得了一個世上最簡單的道理,一個雖然簡單卻往往要用巨大的代價才能明白的道理,那就是———甘心!
陳珊在父親葬禮上接到鄭克章的電話,陳珊沒有向他提及她的父親,已經沒有必要了。
幾天后,陳珊在電腦上給鄭克章發了一封郵件。她寫著:我們之間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或許有兩個出處,一個是愛,還有一個是———不甘。我曾是不甘的,為自己幾年的傾情投人不甘,為自己生命的夢幻不甘,如今,我知道了,世事并不會因為這種不甘而改變,我懂得了甘心,懂得了甘心是一種寬容。如果你真的對我還有幾分愛,那我們就甘甘心心地分手吧。忘了我!
郵件發出后,她重重吐了一口氣。她不恨鄭克章,人性難違,強違就是扭曲。世上,聚散皆是緣!緣起時,真恨不得蒼穹消失日月停滯,只有到緣滅時,才知世間的變數誰也無法逃避。縱使那紙婚書都無法承載人世的滄桑,又何況她和鄭克章那種無牽無扯的情緣?
鄭克章沒有回復陳珊的郵件。或許,他也累了。或許,有比她更合適的女人不會讓他那么累。或許,他的心早已遠去,只是想讓她提出來,以免糾纏和禍患。或許,他怕辜負,他也曾被辜負吧。或許,誰知道呢?
此后,陳珊再也沒有見過鄭克章,除了在公眾場合或在電視上。她在遠遠看著他時,心有著些微的凄楚,但再也不會悸動。都過去了,就像英語中動詞要用過去式,就像中文里要用“曾經”。“曾經”就意味著歷史,意味著回憶。
康嘉薇的副市長人選問題,因上有朱進民的提攜,下有鄭克章的斡旋,在常委會上被一致通過。接下來,是向市民公示,提交人大常委會討論。一般情況,到了這步,基本上就成定局了。
可在這節骨眼上,一個軒然大波驟然掀起。掀起風波者是蘇齊的兩個女兒。
蘇齊的女兒對康嘉薇一直仇視。看到康嘉薇的公示后,她們把母親慘死的照片貼到了網上,隨這張照片一起的還有康嘉薇書房的特寫,里面的藏書有很多是關于呂后、武則天、慈禧以及貂禪、楊玉環等歷史上被人歸為篡位奪權或禍國殃民女流的史書。(待續)
下期期待:這個帖子上還有一段尖銳的文字,歷數了康嘉薇的種種“罪狀”。
作者裴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