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藺吃飯時也是一心兩用

為考研趙藺每天要自習10多個小時

生活中的趙藺是大家都喜歡的朋友
周末,近千學子集聚重師學生活動中心,參加西政教授的法學專業考前輔導,“考研大軍”中,一位身高不足一米二的女生顯得十分醒目。正常人只需一分鐘就上去的二樓,她用了八分鐘。
她叫趙藺,重慶工商大學法學院2002級(3)班學生,奉節縣人,兒時患后天性缺鈣,導致雙下肢發育異常。“書不能讀一輩子,就業是一生都要面臨的事。”得知趙要考研,同學好言相勸。趙無怨無悔,她認為這是人生難能可貴的經歷。但如考不上研究生,畢業后何去何從?趙藺不敢多想。
趙藺:應聘簡歷無人接受
趙藺給人的第一感覺非常陽光:粉色風衣,紅紫色圍巾,牛仔褲、運動鞋,一頭染成板栗色的齊肩碎發,圓臉,特別愛笑。采訪中,她不止一次抬起胳膊說,自己很健康,很少感冒。
也許是學法律的緣故,趙藺說話邏輯性非常強,普通話很流利。她說,自己很喜歡法律專業,成為一名知名律師是自己最大的夢想。“我要盡最大可能,用好法律這把尺子。”報考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研究生,名校名專業,專業要求高,英語和政治最低調檔線也是研究生招生的高分專業戶。為此,每天早上6點不到,趙藺就起床,因為上自習的教室不多,她得到圖書館占位置。
“她的學習成績很優秀,班上三十多人,有一半的人英語四級沒過,可她過了,而且分數很高。”學習委員陳鳳眼里,趙藺樂觀開朗,人緣極佳。“她還是班上的宣傳委員,入黨積極分子。”除了把班級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趙還多次獲得獎學金。
如此優秀的趙卻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因為考研忙,更大的因素則是招聘單位關于身高、體重的附加條件。”其他同學參加招聘會像趕場一樣,趙藺精心制作的個人簡歷卻一份也沒有遞出去。“每天在圖書館心情復雜地背著考研英語單詞。”
“既然決定了考研,這條路就得走到底。”對未來,趙藺仍有一定信心。“即使這次落榜,我還會考。別人給我一條窄路,我得自己拓寬它。”
學校:招聘單位只要漂亮女生
說起就業,趙藺的班主任楊靜老師直言,現在的招聘單位都很挑剔,很多單位在招聘要求上直接表明,要招漂亮的女生。即使沒有明確表示,面試時心里也暗藏了一把“秤”,這些對于趙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障礙。因此,開學至今,學校開了好幾場畢業生雙選會,楊老師均未發現趙藺的身影。
“她情況太特殊,到法院實習都不太現實。”楊老師說,至今,同學們的實習報告已完成多日,而趙藺還沒有當過一天“法官”。“這樣的選擇是不得已而為之。”楊老師坦言,如僅以趙藺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能力,應該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學校很多時候也處于一種很尷尬的境地——不能要求招聘單位給予她特殊照顧。
面對就業壓力,學校除了鼓勵學生自找門路外,通常會建議學生考研——希望“鍍金”后的高起點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就業。
母親:考研讓她躲避傷害
“她壓力太大,心頭有事也不愿說。”母親畢永紅說起女兒就心疼。趙藺的弟弟趙文愷正在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上大二,平時在快餐店當服務員補貼生活費。大二開始,趙藺也嘗試著找家教做,可最后她發現,自己的想法過于天真,沒有家長愿意請她當家教。
大三暑假時,趙藺鼓起勇氣參加了縣里組織的招聘會,此次對學歷要求不高,但是畢永紅發現,女兒準備的個人簡歷一份也沒投遞出去。趙藺沒說原因,畢永紅也一直不敢問。
畢永紅稱,趙藺曾不止一次說過,想早點畢業參加工作,可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畢永紅不愿女兒受到傷害。“讓她去考研。”畢希望,象牙塔里的寧靜,或許能給女兒一些保護。
其實母親的擔憂趙藺明白,她說,母親是個堅強的女人,七年前父親因腦溢血去世,在農業局工作的母親,靠自己微薄的工資,除了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還要治病。“母親就是我學習的動力。”趙藺理解母親“慫恿”她考研的良苦用心。是否繼續讀博士?如果研究生畢業能找到理想工作,趙藺表示,她更希望半工半讀。
研招辦:研究生畢業仍有挑戰
就趙藺就業困難,記者采訪了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該室工作人員介紹,雖然對報考研究生的考生沒有身高、體重等外在要求,但實際上,每年到學校來招聘研究生的單位同樣注重外貌,學校在這方面沒有權利進行任何約束。
就此,該校就業辦表示,現在研究生就業的壓力逐年增加,將讀研作為畢業后的“避風港”,意義不大。(記者:陳寒星)
責任編輯 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