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主席劉明康
昨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對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的“賤賣論”給
出最直接的否定:“國有銀行上市并不存在賤賣的情況”。在歷時一個半小時的發布會上,劉明康對“賤賣論”駁斥得最多也最為詳細。
“肥水外流”和“賤賣論”遭駁斥
最近,“國有銀行被賤賣”的聲音在四大商業銀行紛紛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過程中悄悄響起,這個敏感的話題包含有兩個意思,一是國有銀行引入境外投資者是“肥水外流”,二是中國國有銀行出售的價格太便宜了。
劉明康對這些觀點進行了駁斥。針對“肥水外流”觀點,他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為“引智”而非“引資”,并非迫于資本壓力出售銀行。
針對售價過于便宜的觀點,他重申了銀監會對國有銀行戰略投資人的五條標準:占股比例不低于5%;最短股權持有期必須在3年以上;戰略投資人必須派出董事;必須有豐富的銀行業管理背景,成熟的經驗、技術和良好的合作意愿;有商業銀行背景的境外戰略投資人,最多只能投資兩家中資商業銀行。
建行上市可佐證銀行未賤賣
劉明康認為,在這樣的要求下,境外戰略投資者想要通過投機來獲利的機會很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中國國有銀行做到長期合作,因此國有銀行并不存在著賤賣的情況。
他也舉出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的例子,“建行每股發行價格是2.35港元,相當于建設銀行2005年財務重組以后比較好的狀況下市凈率1.96倍,處于五年來我國大型國企境外上市定價的較高水平,也是2000年以來亞太新興市場所有銀行上市股值當中比較高的”。劉明康表示,建行上市的價位在國際上被認為非常成功,其后價格表現也非常穩健,這就是銀行價格沒有被低估的證明。
25%并非外資入股者“上限”
在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中,我國已有16家境內商業銀行引入了境外戰略投資者,而市場上普遍認為,投資比例不超過25%,是我國給境外戰略投資者設的一個“坎兒”。
但是,劉明康強調說,“多個金融機構投資比例不超過25%”的規定不是要給戰略投資者設上限,“這個比例只是代表著,如果躍過25%的話,這家金融機構就會被當作外資金融機構來進行管理,它的運行、經營范圍、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都會發生變化”。
劉明康補充說,25%的規定對銀行屬性的改變只是針對非上市銀行的,上市銀行則不受此限。“這就是為什么建設銀行在上市以后外資的實際擁有的股份已超過了25%,可并不違反我們把建行當作內地商業銀行來管理的道理。”
每月平均處理近百名涉案人
劉明康介紹了銀監會處理金融案件的鐵腕政策,在銀行改革的過程中,防范銀行風險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尤其在去年以來,金融行業案件頻發,對中國銀行業的股份制改革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銀監會加強了對行業案件查處和監督銀行自查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涉案人員89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24人,相當于每月處理100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2710人。其中,有74名高管被取消了任職資格。
重大案件上追兩級領導責任
但更重要的還有案發前的防范,劉明康表示,“我們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問責制,發生了重大案件,要上追兩級領導的責任”。他還強調了對銀行重要崗位從業人員的強制性休假和定期輪崗制度。
根據劉明康的介紹,今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大案要案數量正逐季下降,損失挽回率有所提高。其中,三季度發生100萬元以上案件比二季度減少8件,前三季度挽回100萬元以上案件資金損失10.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挽回4.5億元。
金融業開放再增七城市
劉明康宣布,“哈爾濱、長春、蘭州、銀川和南寧五個城市的人民幣業務將提前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同時,按照加入世貿組織承諾,中國還要從即日起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將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擴大到汕頭和寧波。至此,我國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從18個增加到25個。
劉明康表示,這5個城市的提前開放是為了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事實上,銀監會早已對外資銀行在中西部和東北設立機構實行了優惠政策和審批的綠色通道,去年還提前開放了西安和沈陽。
此外,銀監會還決定調整外資金融機構從中國吸收外匯存款的比例,還大幅降低了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營運資金的要求。這些決定,都是為提高銀行業的開放意識所做的準備,我國金融服務業將在2006年底全部對外開放。晨報記者
張黎明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