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青島日本紅海參引進項目通過專家測產驗收,這標志著我國首次開展的日本紅海參引進及人工繁育獲得成功,為國內水產養殖又增一水產養殖優良品種。
由青島市漁業技術推廣站承擔的“日本紅參的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項目,為市科技局下達的科技發展計劃項目。今年4月—5月,我市從日本分兩
批引進紅海參親參200尾,科技人員通過對親參的生殖調控、促熟培育,成熟受精卵的孵化、苗種培育等主要技術難題的突破,成功繁育出平均體長1.2厘米的稚參136.32萬頭。
據市漁業技術推廣站有關專家介紹,日本紅參在分類上屬刺參科、仿刺參屬,體形呈圓筒狀、背面隆起,上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規則的縱帶,體色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褐色,腹面為赤褐色或肉紅色,穴居珊瑚礁與巖礁中。紅參天然產量不多,是高檔滋補海產品。日本紅參的養殖與人工繁育成功后,我市將總結出一套紅海參養殖技術規范,隨后將在水產養殖中進行大規模的推廣。這對發展我市高效漁業,實現海參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宋學智
胡保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