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近日獲悉,由市文物局組織的針對八大關建筑群所做的專題性普查工作已進入案頭階段。目前,有關人員正在整理文字和圖片資料,并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據悉,市文物局將請有關專家對八大關建筑進行逐一認定,從而形成一份《八大關建筑群調查報告》,為今后制定保護利用規劃提供基礎資料
。
八大關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現有資料統計,八大關內共有各類建筑700余棟,其中1949年以前的300多座別墅式建筑,集中了世界各國的建筑風格,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美譽。為全面了解八大關建筑群的保存現狀,進一步加強對建筑群的保護管理,并充分發揮文物古跡在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同時為編制八大關建筑群保護利用規劃和頒布實施《八大關建筑群保護管理辦法》準備基礎性資料,市文物局決定對八大關區域的建筑群開展一次全面的專題性普查。參加本次調查的人員包括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館等單位的專業人員,整個調查分為八大關區域和太平角區域進行。工作人員對各區域內的建筑逐項加以登記、拍照、建檔,目前現場調查已完成。根據計劃,資料整理階段將在本月上旬結束。
據市文物局負責人介紹,資料整理過程中,將請有關專家對八大關內的建筑逐一進行論證、定級。“這一工作非常復雜、瑣細,但意義非常重大,將為制定八大關建筑群保護利用規劃和頒布實施《八大關建筑群保護管理辦法》奠定堅實基礎。”該負責人說。(本報記者張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