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05年,對膠南市珠海街道辦事處的干部群眾來說,是充滿奇跡的一年。在這一年間的時間里,稅收總額、財政收入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止到今年10月份,辦事處就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指標———珠海街道的工業強鎮之路本報記者韓軍營通訊員張宏圖劉濤 我們可以
簡單用一組數字來對比一下膠南市珠海街道辦事處去年和今年的經濟發展速度: 2004年,辦事處完成稅收總額847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4413萬元;2005年前十個月,完成稅收總額1.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314萬元,分別占年度市分考核計劃的130.8%和113.6%。珠海街辦的稅收總額和財政收入與2004年全年總額相比,增長速度已分別達到40%以上。2005年年內稅收總額可突破1.5億元、財政收入達到7600萬元以上,同比將分別增長77%和72.2%。
這樣的成績,這樣的速度,怎不令人震驚?
“這是我們及時轉變發展思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引大育大的結果”該處黨委書記王學軍一語道出謎底。
前幾年,珠海街道辦事處稅收和財政收入來源的80%以上來自于全處8家房地產公司。從去年開始,隨著國家房地產政策的調整,房地產業稅收大幅度下降,直接影響了全處的稅收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針對這一實際問題,該處決策者審時度勢,及時轉變思維方式,加快現有經濟結構調整,開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辦事處首先把大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牢牢抓住不放。一是著力引進一批。今年以來,共引進內外資項目65個,引進投資額過500萬美元或5000萬元的大項目8個。二是加快推進一批。對已開工建設的大項目調動一切力量,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其快投產,引進的維爾科技、青島華愛印鐵制罐有限公司等一批內外資項目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見效,年內已實現稅收310萬元。三是開工建設一批。對已簽約大項目確定專人跟蹤,加強與各方面的銜接、協調和調度,促其早到位,快開工,引進的福得味食品、海諾鈦業等項目的主體工程基本竣工,年內即可投產。全線運轉后,年可實現稅收6000余萬元。四是跟蹤落實一批。對在談的項目抓住不放,盡一切努力確保項目順利落戶該處,目前,英國食品、加拿大配件、韓國制藥、建材生產等項目有的已簽約。五是搜集儲備一批。通過發放″二次招商″圖片、招商政策宣傳冊、參加洽談會、上門宣傳推介、網上發布信息等形式廣泛宣傳,加大招商信息搜集力度,計劃投資6000萬美元的英國日用化工、1000萬美元的日本食品和2000萬美元的韓國食品等8個大項目正在洽談中,爭取在年前簽約一些,也為明年的招商引資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奠定基礎。
在抓好大項目引進的同時,該處還不斷強化已投產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地位,轉變以往″既搭臺又唱戲″的做法,積極引導轄區各類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和特色″嫁接″外資,″聯姻″客商,使企業逐步成為了招商引資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共有16家企業進行了嫁接,嫁接資金8000余萬元。辦事處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扶持發展政策和與密切溝通,增強了他們擴產增效的信心和決心。青島圣喬治乳業有限公司2003年投產的時候年稅收只有800萬元,通過優質的服務和密切的協調合作,激發了他們增資擴產的信心,今年,該公司稅收達到了4600萬元,明年計劃突破1億元,爭當膠南市第一納稅大戶。據統計,該處自建立黨政干部聯系企業制度以來,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實際問題和困難145件,幫助一起各種手續的辦理56次,協調解決資金3560多萬元。
俗話說得好,″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滿。辦事處富了,群眾的收入也跟著一路暴漲。近幾年來,珠海街道辦事處共引進機械加工、輕工業產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出口、箱包等內外資企業200多家,直接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借助這一優勢,該處積極為群眾創造條件,搭設增收平臺,讓農民在″家門口″打工。″到這個公司上班前,我也是在外面打工,但一年掙不了幾個錢,現在好了,每個月收入1000元左右,還給投著保,這樣的日子跟城里人比俺也不含糊,″在膠南卓雅皮件有限公司上班的辦事處農民蔡啟云與我們攀談時,絲毫也掩飾不住內心洋溢著的自豪。據蔡啟云介紹,村里像她一樣在這個廠上班的失地“下崗”農民,一共有86人。
為保障辦事處居民實現有效就業,確保農民收入,該處還針對失地農民普遍缺乏專業技能的狀況,充分利用基層農校、農民夜校、行業協會,先后開辦了服裝裁剪、電腦、汽修、維修電工、電氣焊等4期專業培訓班,有320余名農民得到了科學、系統的培訓和教育,受訓人員每人都掌握一套致富真本領。在青島昊利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采訪時,職工李波告訴記者說:“以前由于沒技術,就是到企業打工也找不到好崗位,且總是工作不固定。現在好了,通過參加辦事處的培訓班,我學到了維修的技術,還被辦事處介紹到這家公司,現在我也端起‘技術碗’,賺上‘手藝錢’了,一個月的收入900多塊錢。”
據統計,僅今年以來,該處就有1100多名失地“下崗”農民被輸送到當地企業中上班,到目前全處在企業的“上班族”累計達到4000多人,每人每年收入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