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隨著“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大城市框架的逐步形成,我市進入新一輪產業布局調整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為順應經濟發展方向,日前出臺的《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流通業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必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對我市今后一個時期的商業中心建設、商業網點布局、
零售業態升級提出部署和目標。
建設5大市級商業中心
意見提出,按照建設全國重點中心城市的要求,推進形成以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中心為支撐的多層次商業格局。按照業態定位、結構和布局合理,商圈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原則,加快推進中山路、香港中路、臺東、李村和開發區香江路5大市級商業中心改造步伐,同時加快現有商圈及周圍環境的改造,進一步提升商圈功能和層次。到2010年,按照商業零售30-35%、餐飲20-25%、服務業30-40%的比例進行優化配置,完成功能完善提升和結構優化調整,將香港中路商業中心打造成為高端商業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建設市南區云南路,市北區遼寧路、浮山后,四方區小村莊,李滄區東李,嶗山區麥島,城陽區城陽,黃島區辛安等8處區級商業中心。加快社區商業體系建設,2007年底前,規范化社區商業覆蓋面,市南區、嶗山區達到80%以上,市北區、四方區達到70%以上,李滄區、城陽區、黃島區達到50%以上。
流通業態在開放中升級
按照建設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要求,緊緊圍繞完善商業服務門類,每年引進發展新型零售業態和休閑服務類項目10個以上,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居民生活。商業零售業,要重點引進國際著名專業店、專賣店、折扣店、24小時便利店、生鮮品超市等新型商業業態,到2010年,爭取引進20-30個國際頂級專業專賣旗艦店,50-80個國際頂級品牌。餐飲休閑業要面向2008年奧帆賽,引進不同國家、地區的風味餐飲,開設特色餐飲店、西餐廳、快餐廳等。在中心商業區、沿海旅游風景區等,鼓勵外商投資設立具有世界風情的酒吧、茶吧、咖啡吧、啤酒屋、雪茄屋等休閑服務項目。在市區北部等韓國企業及客商聚集區,重點引進韓資美食企業,形成集聚效應。居民生活業要引進外資參與社區商業中心建設,引導外資對傳統生活服務業實施嫁接改造,實現連鎖化、規范化、現代化,帶動行業服務層次和服務品質的提升。
梯次推進商業布局完善
根據《青島市市區商業網點專業規劃(2003-2010年)》和《青島市市區大型商業零售網點建設聽證會制度》,進一步規范商業網點和商品市場建設,建立市、區(市)兩級網點規劃管理體系,重點對區級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的發展進行詳細規劃。依法完善監管體系,有效規避商業經營風險。鼓勵支持區域外企業投資建設店鋪開展經營。在完善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商業經營風險警示機制。慎重引入無固定營業設施投入、依靠租賃店鋪進行經營的大型商業項目。
有關人士認為,意見針對我市今后一個時期的商業中心建設、商業網點布局、零售業態升級所提出的要求,應該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重視,因為這對于如何進一步更加有效地開展流通業招商引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報記者 何君)